第72章 此方为制胜之道(1/2)

“敌军人眾,且骑兵眾多,这是敌军的优势。我军精锐,粮草补给充足,这是我军的优势。”刘辩看著舆图说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诸位以为我军该如何破敌?”刘辩问向几人。

“臣有奏。”还是皇甫嵩。

“皇甫將军请讲。”刘辩抬手示意皇甫嵩畅所欲言。

“朝廷派遣大军前来是为了镇压羌乱,然大军集结不久,且又是远道而来,正是人困马乏之时。且我军大部士卒是为新至,不熟地利,此时应当屯驻前线,待士卒適应此地地利、气候,待大军体力恢復、士气鼎盛之时,再率军与敌军战斗,此方为制胜之道。”皇甫嵩拱手说道。

这也是皇甫嵩的看家本领,先率军防守,之后再抓敌军的破绽,一举破敌。

皇甫嵩大致可以分到兵阴阳流派,顺时而发,推刑德,隨斗击,善於抓住敌军的破绽来战胜敌人。

整个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大部分的將领都可以分到兵阴阳流派,也就是都擅长打防守反击、以少胜多。如果真要率军主动进攻,那基本都是无功而返或是大败而归。

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关羽这些人都是如此,成名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但是一旦统帅一定数目的大军或者占据优势地位,那一个个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打仗就是比谁犯错更少,越是占据著优势地位意味著犯错也会更多,然后被敌人抓住破绽一举击溃。

无法將帐面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让这些人始终无法更进一步,只能留下歷史的嘆息。

吕布是东汉末年少有的跳出兵阴阳流派的將领,可以归属於兵形势流派,但是也没有多大成绩。

主要还是兵形势这条路极其看重主將的个人能力,这一流派能大成的就那么几人:楚霸王、冠军侯、天策上將!

很显然,吕布並没有这个能力!

在场眾人听到皇甫嵩的这番话语,都將目光转移到了刘辩身上。

太子年幼渴望战功,刚刚率大军来到这里就被皇甫嵩建言防守,年轻气盛却要老成谋国,换做是他们也觉得皇甫嵩此话有些恼人。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刘辩並没有显露出什么情绪,皇甫嵩说的也是实情,大军远道而来確实也需要休整,不然叛军以逸待劳,大军贸然出击必然会遭遇不利。

他来这里是为了战功,但是刘宏没有让他下军令状,没有让他几个月內就能平定,他完全耗得起。

最重要的是平定羌乱,凉州最起码不能继续吃中央財政了,不能继续放大汉的血!

“皇甫將军所言孤已清楚,不知袁卿以为如何?”刘辩笑了笑,没有对皇甫嵩的言论做出点评,而是看向执金吾袁滂,询问他的意见。

“皇甫將军所言非虚,眼下我军远道而来,应以休整为主,暂时不宜主动出击。”袁滂拱手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