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这……这是你写的?(1/2)

“跨军区战术交流合作?”

他重复了一遍,声音低沉,充满了质疑。

“昊宇,你是不是在边防待久了,有点异想天开了?”

“我承认,你们边防部队很辛苦,功劳也很大。”

“但是,战术交流?”

“我们第一集团军,是全军的拳头部队,是战略预备队。”

“我们的装备,我们的训练体系,我们的战术理论。”

“哪一样不是走在全军前列?”

“让我们去向边防部队学习高寒山地作战经验?”

“有这个必要吗?”

他靠在沙发上,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

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撇著浮沫。

“军区每年都会组织相关的集训,我们的特战旅也不是摆设。”

面对父亲一连串的质问,何昊宇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似乎早就预料到了父亲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没有急於辩解,而是转身走回自己的房间。

片刻之后,他拿著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走了出来。

“爸,您先別急著下结论。”

何昊宇將文件袋放到何海峰面前的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您先看看这些,看完之后,我们再討论有没有这个必要。”

何海峰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狐疑地看了一眼儿子,又低头看了看那个文件袋。

他倒想看看,自己这个儿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伸出手,拿起了文件袋,入手分量不轻。

他抽出里面的文件,那是一份装订得整整齐齐的报告。

封面上,一行黑色的宋体大字,瞬间就抓住了他的眼球。

《现代化战爭下跨军区战术融合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仅仅是这个標题,就让何海峰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心头猛地一跳。

他的表情瞬间就变了,脸上的轻视之色也迅速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翻开了报告的第一页。

摘要部分言简意賅,精准地概括了报告的核心思想。

紧接著是目录,从国际军事形势分析,到高技术战爭的特点。

再到不同战略方向部队的优势与短板。

最后落脚到跨军区战术融合的具体构想和试点方案。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全不像是一个基层连队排长能写出来的东西。

何海峰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他抬起头,震惊的看著自己的儿子。

“这……这是你写的?”

“是的,爸。”

何昊宇点了点头。

“里面引用的实战案例,一部分是我们连队自己的总结。”

“另一部分是我通过各种公开军事期刊和內部资料整理分析的。”

得到肯定的答覆,何海峰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不再说话,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这份报告之中。

客厅里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何海峰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陈秀云在一旁看著,虽然看不懂报告上的內容。

但从丈夫那越来越凝重的表情上。

她能感觉到,儿子拿出的这份东西,非同小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