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艾利逊公司(2/2)

他没有继续想下去,但其的意思清晰可见,大规模转岗谈何容易,裁员的风险近在眼前。即使撇开那些维护国家军工基石的大道理不谈,仅仅是为了自己管理的部门以及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下属的福祉和前途,他也必须竭尽全力为tf41发动机寻找到一个新的市场。

东吕领导听出了埃里克言语中暗含的困境与担忧,捕捉到了那个潜在的交易信號。他保持著沉稳的语调回应道:“关於贵国国防部的潜在阻力,埃里克先生,这方面您无须过於担心,我方会承担起沟通与说服的责任。当前我们更关心的是——在您看来,艾利逊公司能够以何种具体方式,与我们在tf41发动机项目上开展合作?”

埃里克闻言,心中那一个念头涌现——直接將整机卖给华夏,用於维持tf41发动机生產线的运转。但转瞬之间,理性就压倒了衝动。他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在接到华夏代表团来访的消息时,他就已经通过国防部的渠道深入了解了对方的航空工业底细。华夏对他国而言或许笼罩著一层迷雾,但对艾利逊这样能够接触到一定级別情报的企业並非不可穿透。

他掌握的情报表明:华夏空军现役最先进的战斗机仍是仿製米格-21的改进型號,以及一款仍在试飞中的双髮型號。这两款战机使用的推测是毛熊的r-11及其衍生型发动机。

更关键的信息是:1975年,华夏已从不列顛罗罗公司引进了斯贝mk202军用涡扇发动机的生產许可和得到罗罗公司的技术支持。这一举措的意义不言而喻,表明华夏渴望获得一款可靠的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而后续华夏不断从欧洲採购高精度发动机生產设备的情报,则进一步佐证了他们正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进。

將这些信息片段串联起来,埃里克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华夏的真正意图:引进tf41的核心技术,本质上是为了加速和改进他们手头的斯贝mk202项目,实现推力提升的目標! tf41正是基於斯贝发动机深度改进而来的成熟型號。既然如此,对方为什么绕过源头罗罗而找到艾利逊?答案在於时间成本。

埃里克篤定地认为:华夏並非不了解罗罗的技术储备,但显然他们评估后认为,艾利逊现有的tf41改进方案提供了一个无需规避其专利即可在tf41基础上直接升级的路径。毕竟,罗罗凭藉其技术实力,在获得足够时间和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同样能够攻克提升推力的难关——然而华夏当前需要的是“速度”。

这番分析让埃里克心中豁然开朗,也悄然划定了谈判底线:价格上可以强硬,索要高价;但在核心技术的实质性转让上,必须显示出足够的“诚意”——这恰恰是对方愿意支付高价的真正目標。想通了这一点,他甚至酝酿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既然对方已经投入巨资引进斯贝的原始生產体系,我们何不更进一步?不仅是转让tf41的技术包,必要时可以打包出售整条处於閒置边缘的tf41生產线!生產线和专利的出售可以获得一大笔钱用於安抚工人和跟隨自己多年的下属。

埃里克定了定神,直视著东吕领导,清晰地將条件摊开:“东吕领导,我方可以將tf41发动机的全部核心技术资料出口授权给贵方——前提是贵方如您所言,成功地说服我国防部放行这项技术转让。此外,”他加重了语气,“艾利逊公司要求参与到贵方与罗罗公司就斯贝mk202发动机的现有合作项目中。並且,只要获得国防部的相应许可,整条tf41发动机的现代化生產线,也可以作为技术转让的一部分,出售给贵方。”

对於埃里克能精准地猜中方引进tf41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良斯贝mk202,东吕领导並不感到意外。结合华夏公开的发动机引进歷史、设备採购以及航空工业的发展脉络,这结论几乎是明摆著的。

东吕並没有对埃里克提出的全部要求,特別是“介入与罗罗现有合作”这一点表示即时同意,只是点了点头:“施密特先生,贵方的提议,我们记下了。”

接下来的谈判是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围绕著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合作介入斯贝项目的具体范围和权限、整条生產线的价格与附带技术支援、支付方式、以及最为关键的鹰酱政府审批风险等核心条款,双方在唇枪舌剑中度过了整个白天。

会议室里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翻译人员的声音也逐渐带上了些许疲惫的沙哑。直到窗外的天色再次昏暗下来,灯火通明的会议室才传出暂时休会的轻微骚动。最终,一份初步的合作的意向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完成,为后续正式合同的艰难磋商,划下了一个暂时喘息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