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万国来朝(1/2)
金明门外,原本剑拔弩张、与东宫旅賁军及金吾卫紧张对峙的龙武、神策两军精锐,在接到陈玄礼通过被释放的传令兵带来的最后一道命令后,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將领们面面相覷,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不甘,但军令如山,尤其是来自陈玄礼这位宿將的亲口指令,加之宫內喊杀声已渐平息,皇帝陛下情况不明,继续强行衝击宫门已无意义,反而可能坐实叛军之名。
最终,在一片压抑的沉默和兵器不甘的碰撞声中,这支原本用来“平叛”的精锐之师,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留下满地狼藉和宫门外惊魂未定的百姓、使臣,以及严阵以待的东宫军队。
兴庆宫內,兵变的阴霾尚未散尽。
太医署最好的太医已被火速召来,就在交泰殿旁的偏殿內,为昏迷不醒的李隆基紧急诊治。
一番紧张的望闻问切后,为首的太医令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向守候在外的李瑛及几位重臣回稟:“启稟殿下,陛下乃急怒攻心,气血逆乱,痰迷心窍,以致昏厥。”
“脉象虽弦急,然根基未绝,暂无性命之忧。只是……陛下年事已高,此番打击甚巨,何时能醒转,醒后龙体能否康復如初……臣等实在不敢妄断,需静观其变,精心调养。”
李瑛面无表情地听著,目光扫过殿內龙榻上那个失去意识、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的老人,心中快意十足,这老登智绝狠绝,机关算尽了一辈子反倒误了自己性命。
他微微頷首,声音平静无波:“有劳太医尽心救治。所需药材,无论多珍贵,皆从內库支取。没有本宫手諭,任何人不得惊扰陛下静养。”
隨即,他挥了挥手,一队精锐的东宫旅賁军士兵无声上前,接管了偏殿內外所有防务,將这里变成了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安静的牢笼。
另一边,刑部官兵在李瑛心腹的监督下,开始迅速而高效地行动。
宰相李林甫及其核心党羽、以及在方才混乱中查明曾积极参与谋逆的官员,无论品级高低,皆被当场拿下,剥去官袍冠带,镣銬加身,押往刑部大牢候审。
李林甫在被带走时,並未挣扎,只是深深望了交泰殿一眼,最终化为一声长嘆,颓然垂首。纵横朝堂数十载的一代权相,就此轰然倒塌。
处理完这些紧急事务,张九龄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冠,趋步上前,对著李瑛深深一揖,面色凝重道:“殿下,宫內惊变虽暂息,然陛下昏迷不醒,此事绝难长久隱瞒。”
“眼下更棘手的是,各国使臣仍在宫门外等候召见。若让其知晓宫內发生如此……如此骇人听闻之事,恐损我大唐天威,沦为宇內笑柄,更恐周边宵小之辈因此生出不臣之心。”
“当务之急,需儘快稳定场面,安抚使臣,將千秋节后续流程走完,以示我国本稳固,一切尽在掌控。陛下已然如此,这局面,非殿下主持不可,还请殿下速做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