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请陛下退位?(1/2)

长安行商总会长的选举,在万国番坊的喧囂背景中落下帷幕。

过程虽无惊涛骇浪,结果却足以震动朝野。

李白以其“波斯邸”的耀眼成就、沟通东西的卓著声望,以及背后不言自明的东宫意志,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为首任会长,任期五年。

王元宝、毛顺、张元振分任副会长。

这个结果,既体现了商界对李白整合资源、开拓商路能力的认可,更昭示著太子李瑛对长安乃至帝国商业命脉的绝对掌控。

选举尘埃落定的同日,工商署发布正式文告,王元宝商號(整合王、郭、杨三家核心產业)、毛顺的“万华灯彩”、张元振的“金玉满堂”以及李白“波斯邸”所代表的庞大西域商网,在工商署主导下完成最终合併重组,启用全新名號——万事鑫行。

此名寓意深远,“万”指包罗万象、財源广进,“事”寓百工兴业,“鑫”则取三金叠嶂,象徵財富如山海般匯聚稳固。

一个横跨琉璃、纺织、金玉、灯饰、西域贸易乃至柜坊金融的庞然商业帝国,正式宣告诞生。

万事鑫行设立股东大会,其下为董事会。董事长一职,毫无意外地由新任行商总会长李白担任。

董事席位则由王元宝、毛顺、张元振及杜甫占据。

其中杜甫身份尤为特殊,他作为工商署派驻的“独立董事”,不持有企业股份,职责是代表朝廷监管企业运行,確保其方向与国家新政一致。

至此,李瑛通过工商署(韦坚、李邕、杜甫)与行商总会(李白),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將万事鑫行这个富可敌国的企业,牢牢掌控於股掌之中。

太真观,清虚阁。

与西市的繁华喧囂截然不同,此地依旧笼罩著一种刻意维持的“清修”氛围。

然而此刻,阁內的空气却因李林甫的匍匐与战慄而凝固。

李林甫五体投地,额头紧贴著冰凉的金砖,冷汗早已浸透了他华贵的紫袍,在脊背上洇开深色的印记。

他声音嘶哑,带著难以抑制的恐惧,將行商总会选举结果、万事鑫行成立及董事架构等惊天消息,一字不漏地稟报给斜倚在软榻上的李隆基。

“陛下!李白当选会长,万事鑫行董事皆为太子心腹,那杜甫名为监管,实为耳目,工商署韦坚、李邕更是唯太子马首是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