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殿下,线索全断了!(2/2)

他原以为只是与太子一党的商界权力之爭,万万没想到,背后竟牵扯到如此深重的帝王心术与父子猜忌。

那把看起来华而不实的龙皮扇,竟成了皇帝暗中干预、诛杀证人的恐怖凶器。

心潮澎湃逐渐平静之后,喜不自胜的心情涌上郭万全的心头,原来自己並非孤军奋战,原来陛下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原来如此!”郭万全激动得语无伦次,“令公深谋远虑,陛下圣明烛照,李弇既死,死无对证,我派去那几个刺客,皆是训练有素的死士,口中毒囊早已备好,此刻想必服毒自尽,韦坚他们,线索全断。”

“陛下既支持令公,此番会长选举,我等胜算大增。”他脸上重新焕发出神采,一种有恃无恐的得意,“如此看来,明日工商署之会,我郭某人只管大大方方地去便是,倒要看看,韦坚和杜甫那黄口小儿,能奈我何。”

东宫,偏殿。灯火通明。

与郭府密室的阴冷不同,此处气氛竟透著一股“工坊”气息?

殿中央,一架结构精巧、明显经过大幅改造的脚踏纺车格外醒目。

纺车的纱锭不再是传统的横臥式,而是被巧妙地改成了直立排列,更令人惊奇的是,原本单一的纺轮,通过一套复杂的木齿轮和皮带传动,竟能同时带动多个直立纱锭飞速旋转。

李瑛一身简便常服,衣袖卷至肘部,正兴致勃勃地与一位穿著工匠短褐、面容清瘦、眼神却炯炯有神的中年人围著纺车忙碌。

那中年人正是开元年间以巧思闻名的名匠——马待封。

歷史记载他是开元年间著名巧匠,擅长与器物製造,改进了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古人的作品,李瑛特意命人从民间召来,对脚踏纺车进行改造升级。

“殿下请看,”马待封指著那飞速转动的多个纱锭,语气中带著难掩的兴奋与钦佩,“依照殿下『梦中』所示,將纱锭改为直立,再以单轮驱动多锭,果然妙不可言。”

“小人反覆测算改进这传动齿轮的比例与咬合,如今已能稳定带动四锭同转,纺纱之速,比旧式纺车快了何止三倍。且纱线均匀细韧,品质更佳,殿下此『梦中神授』之机,实乃化朽为神奇。”

李瑛脸上带著孩童般纯粹的喜悦,亲自上手摇动纺轮,看著几股线同时被飞快地抽出、捻紧、缠绕,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所谓的“梦中所得”,自然是他来自后世记忆中的“珍妮纺纱机”雏形。

他深知纺织业乃民生根本,效率提升意味著成本降低、產量激增,是盘活王元宝那庞大纺织工坊、实现盈利的关键一步。

“好!好!马待封,你果然不负本宫所望,此机改良,当记你首功。”李瑛拍手赞道,正欲与马待封探討进一步扩大锭数的可能。

正当二人喜不自胜之时,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传来。

“殿下!殿下!”韦坚焦急的声音由远及近,他几乎是衝进了偏殿,脸上带著长途奔波的疲惫和难以抑制的惊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