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走漏风声(1/2)
长安城,太真观。
往日清幽的道观,此刻却如临大敌。
身著明光鎧的禁军士兵,甲冑森严,长戟如林,將整座道观围得水泄不通。
只余下御膳房运送食盒的小黄门和提著药箱、行色匆匆的太医,在验明身份后,方能被放入那道沉重的朱漆大门。
气氛肃杀凝重,连道观檐角的铜铃都仿佛被这无形的压力凝滯,不敢发出丝毫清响。
观外,坊间的流言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炸开了锅,以惊人的速度席捲了整个长安城。
“听说了吗?太子殿下在太真观被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心疼他那『聚宝盆』王元宝,逼著太子立刻放人赦罪呢,太子当场就翻了脸。”西市酒肆里,一个醉醺醺的汉子唾沫横飞。
“不对不对,我三舅姥爷在宫里当差的小儿子说,是陛下突发了恶疾,人事不省了。”
“太子爷封锁消息,怕引起朝野震动,这才派重兵把守,日夜让太医守著。”另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立刻反驳。
“我看啊,八成是太子爷盛怒之下,把陛下给.....”说话的人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神里闪烁著既恐惧又兴奋的光芒,“你想啊,陛下要保王財神,太子要杀鸡儆猴立新税法,这不是水火不容吗?太子年轻气盛,手握监国大权.....”
无论哪个版本的传言,都指向一个核心:太真观內发生了惊天变故,皇帝李隆基自顾不暇,王元宝那夜献宝求来的“金口玉言”庇护,已成镜水月。
他和太子李瑛之间那场牵动无数人心弦的角斗,非但不会停止,反而会隨著皇帝的“缺席”而更加激烈、更加血腥。
这股恐慌与猜测的旋风,迅速刮进了另一个领域——琉璃期货。
原本只在商界巨贾和门阀勛贵间秘密流传的“琉璃买卖合约”,如同瘟疫般蔓延到了民间。
长安城的街巷坊市,茶楼酒肆,甚至东市、西市的角落,都有人三五成群,唾沫横飞地討论著琉璃的价格走势。
一张张简易的的“期货”协议悄然诞生。
“我押十贯钱!赌一个月后琉璃价比现在还高三成!”
“呸,我看要跌,王元宝要是倒了,他那堆琉璃不得当白菜卖?我押五贯赌跌三成。”
“你们懂什么?太子封锁市场这么久,物以稀为贵,涨,肯定涨,我押上这个月的工钱。”
对財富的渴望压倒了理智。
百姓们被那“一月之期”和巨大的价格差所诱惑,纷纷拿出积蓄,甚至借债,疯狂押注琉璃价格继续飆升。
整个长安城的经济脉搏,仿佛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隨著那虚无縹緲的琉璃期货价格而疯狂跳动。
李瑛精心布下的棋局,其规模已远超他的最初设想,將无数平民也席捲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