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南山系縑(2/2)

李邕捧著这份沉甸甸的奏表,如同捧著一座金山,又似捧著一柄利剑,顾不上疲惫,匆匆赶往东宫。

东宫,承恩殿。

晨曦透过窗欞,洒在李瑛玄色的常服上。

他刚刚听完李邕激动而简短的匯报,接过那份尚带著墨香的奏表,却並未立刻翻开,他修长的手指在奏表封面上缓缓划过,目光沉静,在掂量著这份奏表所承载的分量。

“李侍郎辛苦了。”李瑛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王元宝的身家,果然没让本宫失望。”

李邕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殿下,此獠隱匿之深,財富之巨,远超想像,仅查明的琉璃行会核心资產及关联商铺、田產、浮財,其估值已近国库岁入之半。”

“这尚不包括其可能转移至他处、或贿赂权贵的那部分,其罪,罄竹难书。”

“嗯。”李瑛微微頷首,终於翻开了奏表。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一页页令人咋舌的数字:琉璃作坊数量、原料储备、成品估值、遍布长安洛阳的商铺、京畿及关內道数千顷良田、隱匿的金银窖藏每一个数字,都代表著惊人的財富,更代表著无数被盘剥的农户的血泪。

王元宝不愧是李隆基钦定的第一富商,曾以“南山系縑”喻指家財规模,民间传其富可“敌贵”。这夸张的讚誉尤其是出自素来奢华的李隆基口中,放在歷史上任何时期,都算是绝无仅有的富有。

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如同猎人看著落入陷阱的猛兽。

“很好。”李瑛合上奏表,抬眼看向李邕,眼中闪烁著洞悉一切的光芒,“王元宝,此人倒是给本宫送了一份『厚礼』。他这份家业,正好可为我大唐新税之制,树一標杆。”

他站起身,踱到殿中悬掛的巨大《大唐疆域图》前,声音带著一种掌控乾坤的决断:“既然王氏旗下的產业工人都用罢工来抵制朝廷,那就將他在全国各地的琉璃市场进行查封,所有工人吃喝拉撒全部在里面,什么时候他们愿意復工復產,户部再联合工部组织他们开工作业。”

“至於王元宝本人。”李瑛转过身,目光如电,直刺向太真观的方向,“他既如此富有,又深沐皇恩,想必对我大唐新推行的两税法,定是鼎力支持,今岁秋季,其名下所有资產,无论明暗,皆按户税最高等、地税最高则徵收。”

“本宫倒要看看,这位『关內第一富』,为我大唐新税之制,究竟能『贡献』出怎样一个天、价、秋、税!”

“本宫要这第一刀,就从他王元宝身上,砍出个朗朗乾坤,砍出个新税制的赫赫威名,让天下人看看,与国爭利者,是何下场。”

殿內烛火跳跃,將李瑛的身影投在巨大的地图上,拉得很长。

那身影沉静,但在李邕看来,却蕴含著即將喷发的、足以焚毁一切旧有藩篱的烈焰。

王元宝却不知,太子为他准备的秋税帐单,已然化作一柄无形却更加锋利的铡刀,正悬於他的头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