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困守库山(2/2)
染血的军报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一个朝臣的心头。
“河西副节度使郭子仪,轻敌冒进,孤军深入,於库山遭吐蕃將军乞力徐大军合围,粮道断绝,死伤惨重。
“余部困守孤山,粮尽援绝,危在旦夕,一旦全军覆没,河西门户洞开,吐蕃铁蹄將长驱直入,陇右、关中危矣!”
兵部尚书的声音带著颤抖,念完了前线传来的噩耗。
殿內死寂。隨即,一片譁然,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郭子仪误国!”
“五万精锐啊!河西根基尽丧!”
“吐蕃若趁势东进,何人能挡?”
“河西危矣!大唐危矣!”
就在这恐慌达到顶点之时,寿王李亨一步踏出,声音洪亮,带著一种“当仁不让”的慷慨:“太子,诸公,值此国难当头,危如累卵之际,追责已是后话,当务之急,是稳住河西,拱卫京畿。”
他目光扫过脸色铁青的李瑛,转向御座,深深一揖:“臣弟以为,郭子仪兵败被困,河西军精锐尽失,已成事实,河西节度使府,名存实亡。”
“为今之计,唯有火速派遣得力大將,统率精兵,入驻凉州,重整河西防务,震慑吐蕃,保我大唐西北门户不失。”
他话音一顿,声音陡然拔高:“臣弟举荐王忠嗣、哥舒翰两位將军,率领长安及陇右精锐,即刻开赴河西,接管防务,如此,方能稳定军心民心,拒吐蕃於国门之外,恳请太子恩准。”
“臣附议。”李林甫苍老而阴鷙的声音立刻响起,“忠王殿下深谋远虑。”
“王忠嗣、哥舒翰皆当世名將,足可担此重任,若再迟疑,恐河西生变,吐蕃乘虚而入,则悔之晚矣。”
他句句將郭子仪的“败局”钉死,更想要將河西兵权拱手奉於李亨之手。
“臣等附议!”吉温、罗希奭等李林甫、李亨一党的爪牙纷纷出列,齐声附和,一时间,“请王忠嗣、哥舒翰入主河西”的呼声甚囂尘上,压过了殿內其他声音。
李瑛端坐於监国太子位,面沉似水,心中却怒气翻腾,好一个李亨,好一个李林甫。
郭子仪、高適和数万河西將士还在库山血战,生死未卜,他们想的不是如何救援,而是迫不及待地要摘桃子,夺权位。
派王忠嗣和哥舒翰去河西?
那根本不是为了拱卫边境,而是为了將河西彻底纳入李亨的势力范围。
他们根本不会在乎库山上那些將士的死活,甚至巴不得郭子仪全军覆没,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接管,將战事失利的锅扣在郭子仪的头上。
顺道还在他李瑛头上扣上一顶用人失察的帽子。
而堂下他的拥躉,张九龄、李适之、裴耀卿等人只能低头一言不发,这场战役败得太过惨烈!
甚至已经和薛仁贵当初在大非川被歼灭十万唐军有得一比,让他们实在无从寻找理由为郭子仪辩解。
唯有李瑛晓得,越是绝境越不能后退,否则不仅郭子仪、高適性命不保,到手的河西便是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