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勃律危矣(2/2)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他更“看到”了一段被刻意掩埋的秘辛:公元733年,崔希逸竟私下与吐蕃边將乞力徐暗通款曲,双方於边境杀白狗为盟,誓言互不侵犯,为表“诚意”,崔希逸竟下令撤除了唐蕃边界关键隘口的防御树柵,任由吐蕃牧民越界畜牧!
李瑛猛地將染血军报狠狠拍在案几上,发出一声震响,他眼中儘是难以遏制的怒火,声音带著震颤,“崔希逸!为了你那可笑的、与虎谋皮的『盟约』,为了你那沽名钓誉的『信义』之名。”
“你竟敢置勃律於不顾,置安西四镇百万军民於不顾,置我大唐国门於不顾,你这是在资敌,是在叛国!”
李瑛的怒吼在殿內迴荡,高適、李白、李邕皆被太子殿下突如其来的震怒所慑,一时无言,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原来勃律危局背后,竟隱藏著如此齷齪的勾当。
“崔希逸按兵不动,非是不能,实是不愿,他怕撕毁那狗屁盟约,怕担上背信弃义之名,损坏到其清誉,实乃迂腐之行径,不配为一镇掌舵者。”
李邕忿忿地说道:“诚然,国门若破,要这虚名何用?要这权位何用?勃律若降,吐蕃得此跳板,西域危矣,届时,他崔希逸便是千古罪人。”
李瑛猛地转身,目光扫过舆图上河西节度使驻地——凉州的位置,杀机毕露:“此人....已不配为河西节度使!”
“殿下!”李邕忧心忡忡,“然则,崔希逸坐镇河西多年,根深蒂固,更有『守约』之名蛊惑人心。若贸然动之,恐激其生变,反助吐蕃!”
“本公岂不知?”李瑛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杀意,眼中闪烁著智计的光芒,“明撤其职,易生肘腋之患。唯有.....双管齐下,釜底抽薪!”
他大步走回书案,铺开两张雪白的笺纸,提起御笔,饱蘸浓墨,手腕翻飞,笔走龙蛇!
“第一諭!”李瑛声音沉凝,“著监察御史王维,即刻启程,持监国太子令,赶赴凉州,名义:巡察河西军务,督防吐蕃借勃律之危,趁隙入侵!实则。”
他笔下不停,字字力透纸背:“严密监察崔希逸及其亲信动向,尤其责令其,以『防吐蕃奸细混入』为由,即刻督率边军,在唐蕃边界所有撤除树柵之关键隘口,重新树立防御,加固工事!”
“若其推諉拖延,或阳奉阴违,王维有权临机决断,调动就近忠於朝廷之兵马,强制执行,务必在最短时间內,重建边境屏障,切断吐蕃可能借道之捷径!”
“妙!”李白眼睛一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巡察防务之名,行重筑藩篱之实,更將王维大人置於监察之位,崔希逸若敢公然抗命,便是自绝於朝廷!”
李瑛笔下不停,第一封手諭已成。他迅速拿起第二张笺纸。
“第二諭!”李瑛目光锐利如鹰隼,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传孤口諭:命正在长安述职、原定不日將赴任朔方副节度使的郭子仪,即刻至东宫覲见。”
“郭子仪?”高適眼中精光一闪。此人他虽未深交,但素有耳闻,乃边军后起之秀,以沉稳勇毅、治军严明著称,出於仰慕,高適倒是对他的到来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