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出五丈原(1/2)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在蜀军强大的金汁防守下,魏军逐渐放弃了攻击。

转而以围困为主!

司马懿也知晓想要正面攻破马哲驻守的长安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好的办法还是將他们重重包围,待到城中粮食耗尽,自然就能不战而胜!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守住几条陇道,断绝诸葛亮的援军。

只要诸葛亮的援军进不来,那一座长安城,也就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诸葛亮的名字已成了魏军眾人的梦魘,如何能挡住诸葛亮,不被后者衝垮,是司马懿即將面对的,十分头疼之事。

……

……

“丞相,所有粮草已齐备,足够我十万大军支用!”

相府中,马謖朝诸葛亮匯报导: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几乎是將蜀汉的家底都搬上了,新兵、老兵,汉中之兵、成都之兵、江州之兵,南夷兵、羌胡兵、汉兵,所有的兵员,几乎都被他抽空了。

诸葛亮要发狠了,他决定要毕其功於一役,打下潼关、函谷关,彻底剷除司马懿,消灭偽魏在西北方向的所有主力,控制整个关中平原。

到时关中、汉中两地尽数被季汉所掌握,诸葛亮便可行刘邦故事,三兴炎汉。

诸葛亮看著地图,在脑海中构想著行军路线。

“丞相,这次我们要走哪条道?”马謖询问道:

“陈仓道可走!这是百年前的故道,昔年韩信便是从此处行军的。”魏延首先说道:

“不可!”

还不待诸葛亮开口,杨仪便立马反驳道:

“陈仓道年久失修,且自从天池大泽崩毁后,此处便再不利於大部队行军,而且粮草輜重运送十分艰难。”

这杨仪和魏延是死对头,两人一直不合,甚至有一次魏延都对他拔剑相向,对於魏延的意见,杨仪天然就是反对者。

“荒谬!”

魏延怒斥道:

“杨仪,你不过一介文官,岂懂军事!陈仓道道途最近,可以缩短我军入关中的时间,其余诸道,哪有能比得上陈仓道的。”

杨仪冷冷一笑,道:“武夫就是武夫,眼界如此狭窄,我十万大军长途行军,至关重要之物唯有粮草而已,陈仓道如何能运粮?总不能和子午道一样靠肩扛手提吧!”

“那样我们的耗损將会是天文数字!”

“杨仪匹夫,何懂行军打仗!丞相,请兵出陈仓,直逼关中。”魏延请命道:

“丞相,绝不可走陈仓道!”杨仪瞥了魏延一眼,同样拱手请示道:

“好了,都別吵了!”

诸葛亮皱紧了眉头,看著势如水火的两人,一脸无奈。

他倚重魏延的军事才能,又器重杨仪的政务、调度能力,曾作甘戚论,以“甘棠”“戚忧”之喻,想要化解两人的矛盾。

又派费禕居中调解,可皆以失败告终!

两人的矛盾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这使得诸葛亮常常担忧,若是自己身死之后,两人势必会决裂,甚至会对炎汉政权造成影响。

“丞相,快下决定吧!”马岱在一旁说道:

再这样下去,蜀军都要分裂了。

诸葛亮沉思了一会儿,最后羽毛扇往地图上一指,说道:“继续走褒斜道,出五丈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