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两军对峙(2/2)
司马懿背著手,在营里踱来踱去。
他本来以为自己至少能安稳一两年,诸葛亮才会出兵北伐的,结果两个月都没安稳到。
这不是要把他活活给累死吗?
他可是秉承乌龟式生活方式的人,能休息就休息,能不动就不动,毕竟只有活著,才有未来,只要能熬死所有人,那他就是最后的老大。
“这个诸葛亮,把自己整得这么辛苦,何必呢!这么多场仗,每次还都是自己亲当主帅,亲力亲为,他能吃得消吗?”司马懿吐槽道:
虽说探子报告说诸葛亮只有五万人马,自己则有二十万大军,按理来说是自己优势。
可既然对方是诸葛亮,就不能以常理度之,谁知道他还有没有后手。
“传我的令,派一万人去守陈仓道,五千人去守儻骆道,五千人去守子午道,另外诸条小道、旧道,也都加派五千人去守!”司马懿说道:
“大都督,至於吗?咱们是不是太过小心谨慎了!那几条道都没法走人,就算有蜀军侥倖从中出来,也早就半死不活,毫无战力了,哪里用得著这般小心。”他的副將有些不解。
“你懂个球!诸葛亮奸诈无比,且向来神兵天降,他的军队总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等我们发现再去就晚了!”司马懿怒骂道:
“有这么夸张吗?”他的副將疑惑道:
“赶紧去,少在这里问东问西的,耽误了军机,我非把你的两颗卵子都打结打起来!”
司马懿怒目而视,那副將胯下一寒,再不敢在这里和司马懿插科打諢,连忙去分配军队去了。
诸葛亮前出斜谷数百里,连拿数郡,才与司马懿的大军遭遇。
司马懿对此並不慌张,关中平原无险可守,只要能击退诸葛亮的大军,他自会把打下的郡县再给吐出来,回守郿城,甚至再退回汉中去。
司马懿冷冷盯著诸葛亮的大军,他决定先派郭淮和费曜两个人打头阵,去试试诸葛亮这五万大军的深浅。
而且这两人是曹真的嫡系,正好可以藉机打压他们一下。
“大都督,可否另换两名將军去做先锋?吾乃文官,不善军事,才能不足,恐不能胜任先锋一职,给大都督丟脸,亦有损我军士气!”
郭淮推辞道,他可不愿意当炮灰。
“伯济过谦了,论军事才能,我军当中,也没几个比得上你了!由你当先锋,正是十分合適!”司马懿一眼便看穿了郭淮的想法,当即把他架得老高。
“大都督过誉了,我实在没有那么大的本事……”郭淮还欲再说,却被司马懿一把打断。
“伯济不必再说了,我意已决,这是军令,莫非伯济要抗命不成?”司马懿冷冷地盯著他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郭淮和费曜也只能不情不愿地接受这个任务。
不过他们也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绝不可能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都是消极应战。
他们已打算好了,一有不对,就立刻诈败退兵,想来司马懿也说不了什么。
……
……
两军阵前,郭淮领了一万兵马和诸葛亮的军队对峙。
后者军容整肃,看上去就很有压迫感,而反观自己这边,则军纪散漫,大家有说有笑,全然没有打仗的样子。
更別说士气了,士气更是低落,没什么战斗意志,指望这支军队能打胜仗,那和异想天开也没多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