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军开拔(2/2)

马哲对於这些人员的管理只有八个字——目標一致,赏罚分明。

“阿哲,此次行动一定艰难重重,你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若真的事不可为,就此放弃也没什么,丞相是不会怪你的!”马謖仔细叮嘱道:

自己这个儿子老是接这些最危险的任务,让他很难放心。

“嗯,我知道的,老爹!”

“不过我相信,幸运女神一定会眷顾我的!”马哲信誓旦旦道:

“幸运女神是个什么神仙?靠谱不!”马謖忽然道:

马哲脸色一僵,他忽然意识到这个时代幸运女生还没传过来,就是观音菩萨这些佛教中的神,知道的人也是寥寥。

佛教还在河西缓慢生长呢!

“靠谱吧!”马哲也无法篤定了。

“大军出征——”

隨著號角官一声大喝,战鼓擂起,诸葛亮的大军便开拔向褒斜道走去。

“阿哲,爹走了,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马謖依依不捨道:

“嗯,爹,你也要保重!”马哲同样叮嚀道:

看著诸葛亮的大军越来越远,马哲也一转身,带兵向子午谷走去。

之前,他是趁著大霖雨,靠蒙冲和走舸,才能勉强在谷中行走。

此刻没了天时之助,让他靠双手双腿在山涧中攀爬,这才真正感受到子午谷的难处!

有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有的地方甚至狭窄得连一个人都容纳不过去。

只能將整个身子趴在崖壁上,全靠半只脚撑住,一点一点地往外挪动。

一旦手滑,或者扒著的石头鬆了,就很容易摔下去。

尤其是他们並不是全身空空,而且还要携带武器、或者食物。

马哲让眾人將武器背在背上,又用绳子,將五个六个人系在一起。

这样万一有一个手滑的,其余人还能拉上一把,又不至於被一个人全给带下去。

就这样,一天他们紧赶慢赶,也只能走四五十里地。

后来为了安全,马哲增加了士兵们的休息时间,每天走的路途就更短了,一天只能往前推进三四十里。

大军背后的背夫们身后背著大筐,筐內装几百斤粮米,方能供应士兵和他们自己的消耗。

两万人,一万士兵,一万背夫、挑夫!

子午道艰险到连诸葛亮特製的木牛流马都无法运粮,只能採用最原始的方法,肩挑手扛,才能保障士兵们所需。

背夫后面的筐里塞的满满当当,比他们的头都还要高出一截,这样的负重量就是走平地都是很困难的,更別说走艰难无比的山路了。

“大家都小心注意著点,前段时间的大霖雨,把土石都冲鬆了,手扒前先试试看,石头是不是紧固的!”

“慢一点无所谓,安全第一位,確认好安全再讲其它!”

“若出现士卒的伤亡,要追究伍长和什长的责任!”

马哲仔仔细细地冲每一个人认真宣导道:

他三令五申,不厌其烦,跟七大姑八大姨一样烦人。

他就是要將安全这两个字烙印在士卒们的心底。

他不但要保证士兵们能出子午谷,还要保证出子午谷时的士兵数量和士气,以及战斗意志、精神状態都是正常的。

否则出去的若是一支废兵,那也毫无意义,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