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仇国论(2/2)
或许是马哲穿越,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这篇本该在十几年后问世的文章提前出世。
……
处大国无患者恆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恆思善。
说的是大国安逸易生乱,小国忧患易图治,依据就是当年周文王、勾践通过休养生息,增强国力,最终以弱胜强。
譙周认为,当前形势更像六国並立,而非秦末乱世,所以不能效仿高祖穷兵黷武。
……
极武黷征,土崩势生,虽有智者不能谋之。
意思是穷兵黷武最后只会让国家崩溃,无人可救。
……
全篇论点就是养民待时,保境安民,主张放弃北伐。
並且说蜀汉与曹魏只是並列政权,蜀汉不是大汉,曹魏也不是篡逆,这直接瓦解了蜀汉的政治合法性。
也否定了诸葛亮北伐的军事可行性。
“有此文章,则朝野將震。如今赋多税重,民生凋敝,不少人骨子里都是反对北伐的,只是迫於诸葛之威,无人敢挑战而已。”张翼冷冷道:
“別人不说,就说那廖化,虽未荆州派系,可早有主和之心。”
“而今此文一处,稍加引导,则其必为我利用,瓦解荆州派內部。”
“到那时,我倒要看看诸葛亮將会如何处理这个烂摊子,还能不能再度兴兵北伐!”
马忠、李恢看了眼文章,也皆被嘆服,不过两人仍有隱忧。
“此仇国论虽然可令天下震动,但想要瓦解诸葛亮的根基,恐怕还是很难。”李恢说道:
“这只是第一步!”张翼狞笑道:
“我这里还有一篇奏摺,只是不能经由我们的手发出,你去找一个人,让他明日直接上奏给陛下。”
“什么奏摺,还要这般神神秘秘的?”马忠不解道:
张翼笑了笑,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塞到马忠手里。
马忠刚准备打开来看,却又被张翼用手挡住。
“都督这是何意?”马忠不解。
“狐篤只可谦看一眼,切莫多传!更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我们这些人都將万劫不復。”张翼叮嘱道:
马忠不明白张翼为何这般紧张,再怎么样,他也是庲降都督,也不是诸葛亮想撤就撤的。
打开竹简,刚扫两行,他便冷汗直流,两股战战。
他艰难地合上竹简,瘫软坐到地上,不敢再看。
“这封奏摺若是传到陛下面前,岂非置诸葛孔明於死地吗?”马忠呢喃道:
“大丈夫行事,切不可妇人之仁,狐篤,你明白吗?”张翼冷冷地盯著他逼问道:
“我明白,明白!”
马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隨后又道:
“只是这奏摺绝不能经我们益州派的手送递到陛下面前。也不能经过中书,会被拦截。必须要找一个和陛下关係近,又对诸葛亮不满的人。”
“这是自然,人选我已经有了,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
张翼声音平淡,他已考虑好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