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神乎其技!(1/2)
陈志强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韩栋身上。
徐保国手里还拿著那份极具价值的技术研究报告。
他看了看手中的报告,又看了看眼前出现在陈志强身后的年轻人。
正是刚才在厂区门口领他们进来青年,看著也就二十出头,穿著那件极不起眼的蓝色工装,袖口还沾著早已洗不净的油渍。
就是他?
一个能让陈志强这样的技术泰斗,心甘情愿打下手的人?
一个能把冶金、锻造、精密加工这么多门技术集合到一起,从无到有搞出这样成果的人?
若不是陈志强亲自说出口,徐保国是断然不信的。
但即便如此,徐保国仍是保留质疑。
“陈老,您可別跟我开这种玩笑,这技术攻关可是大事,是不能隨便拉个年轻人出来顶缸的。”
在徐保国看来,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周兴国和李卫民为了保住合作项目,和陈志强商量好后,推出一个挡箭牌。
从而確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若是出了问题,也由这个年轻人担著。
陈志强早已猜到徐保国的顾虑,好在韩栋早就和他商量过应对方式。
“徐局长,您是技术监督局的领导,更是专家。
这份报告里的各项指標数据,您肯定是一目了然。
若是有什么技术疑点或者难点,大可询问这位韩栋同志。”
陈志强这番话,直接將韩栋推了出来,把话语权交到了他的手上。
徐保国倍感意外,陈志强虽然不是红星三厂的人,但却极力推举著这位三厂的技术人员。
这让他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加感兴趣起来。
他今天来,是代表的市技术监督局,代表的是规矩和標准。
手里的报告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加上陈志强的背书,分量极重。
可报告终究是纸上的东西,他必须要亲自验证。
徐保国看向韩栋,审视片刻后,问出了第一个问题,直指核心技术点。
“韩栋同志是吧。”
“嗯。”
“我问下你,报告里说,你们这把滚刀的硬度达到了hrc65以上,这比国標的上限还要高。
我们都是搞技术的,理应知道硬度越高,材料越脆,韧性就越差。
请问你们是如何在提高硬度的同时,又保证滚刀在高速削切时不断裂且不崩刃的?”
这个问题的角度极其刁钻,是材料学和热处理工艺中最核心的矛盾点。
在场的刘卫东和马建国等人,都为韩栋捏了一把汗。
张鲁生重新得意起来,在他看来,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热处理?
更何况这样复杂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就算是他,也很难第一时间讲的明白。
他已经等著看韩栋哑口无言的样子了。
面对角度刁钻的问题,韩栋依旧淡定如常,没有丝毫慌乱,只是稍作思考后,便立刻应道:
“徐局长,您问到点子上了。
常规的淬火工艺,確实很难平衡硬度和韧性的矛盾。
所以,我们没有用常规的法子。”
“哦?那你们如何处理的?”
韩栋带著徐保国等人来到了y38改装好的滚刀前,徐徐道来。
“我们是採用分级淬火加多次回火的复合工艺。
在奥氏体化之后,现在550度的硝盐中进行等温淬火,让大部分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这种组织既有高硬度,又有良好的韧性。
隨后再进行油冷,將残余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保证其整体硬度。”
徐保国一边听著,一边频频点头,思考著韩栋说的处理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