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不速之客!(1/2)
“陈总工,那这事儿就拜託您了。
张勇,钱理,你们两个配合陈总工,把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整理出来,要做到每一个数字都有据可查。”
“是,韩主任!”
张勇和钱理立刻应道。
“老李师傅,孙健,你们將这台改造好的y38滚齿机还有咱们的锻造滚刀,带人全部擦拭乾净,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咱们就敞开大门,等著他们过来视察。”
“好嘞!”
老李和孙健应道,依旧干劲儿十足。
陈志强心中的震撼已经无以復加。
这个项目他从始至终跟进著,从一无所有,到最后削切出这枚超高精度的螺旋锥齿轮,
每一步的逻辑,每一个环节的作用,都步步为营。
这是將一门门严谨到极致的科学,转化为一套精密到极致的系统工程。
陈志强自问对各种工艺流程了如指掌。
但他所接触的,都是成熟的且分门別类的技术。
炼钢的只管炼钢,锻造的只管锻造,机加工的只管机加工。
像韩栋这样,能將冶金、材料学、热处理、机械设计、精密加工这么多门类的技术融会贯通,
且捏合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作战体系,並且带领一群並非特別专业的人完美执行出来。
这已经远超当下单一技术领域的范畴,而是具备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是能够开宗立派的全新理念和思路!
陈志强心中对韩栋有了更高层次的评价,甚至远超他对自己的评价!
一场潜在的危机,就这样被韩栋化解,甚至变为了一次主动出击的绝佳机会。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著滨江市第一工具机厂的厂长张鲁生来自投罗网。
……
经过凌晨的喧囂和狂喜之后,整个技术革新车间逐渐沉寂下来。
通宵奋战的工人们,心中那股兴奋劲儿转化为自信,虽然疲惫,但却乐此不疲。
这里已经不单纯是车间,而更像是成果展示的展台,准备迎接最终检验的战场。
老李和孙健师徒二人,正拿著乾净的纱,一遍遍擦拭著已经脱胎换骨的y38.
工具机的每一处角落和细节,每一颗螺丝钉,都被擦的鋥亮。
另一边,技术革新的办公室里,陈志强坐在韩栋的办公桌前,戴著老镜,正在伏案奋笔疾书著。
他面前摊开著的,是一本本原始数据记录,旁边的张勇和钱理,正配合著陈志强,一边拨著算盘,一边核对著图纸。
几人將所有的数据整理的井井有条,確保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经得起任何推敲。
红星三厂的厂长办公室內,电话就没断过。
周兴国和李卫民两位厂长,一个负责联繫上级单位报备技术攻关成果,一个负责调动厂里所有能用的人手,做好后勤和接待的准备。
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著,等待著最后的时刻。
……
上午十点。
一辆绿色的伏尔加轿车和一辆吉普车,一前一后卷著扬尘,急匆匆的停在了红星三厂的大门口。
车门打开,滨江市第一工具机厂的厂长张鲁生,率先从伏尔加里走了下来。
他今天特意换了一套崭新的中山装,脸上满是势在必得的气势。
紧接著,从吉普车上下来三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