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潜在风险(1/2)

老李一边说著,一边亲自上手,调整著车刀的角度。

生產车间內的工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围在不远处观摩著。

自己炼钢,自己锻刀,现在还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精密加工。

在韩栋的带领下,技术革新小组的每一次动作,都不断刷新著三厂工人们的认知。

“开机!”

老李一声令下,孙健推上了电闸,车床主轴开始转动。

孙健手握转盘,神情专注,按照老李画的线条开始进刀。

锋利的车刀在接触到旋转钢材的表面时,削下一层薄薄的铁屑。

“对,稳住!就是这个速度,別快也別慢!”

老李不断指导著孙健,两人眼睛紧盯著刀尖和工件接触的地方,孙健手上的动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一个小时过去,废料盘的边缘被车出了一段曲线。

老李叫停了机器,拿著卡尺和样板仔细对比后,遗憾的摇了摇头。

“不行,这个位置过渡的还是有点生硬,跟图纸差了半个丝的距离,再来!”

孙健二话不说,换了一面后,重复著刚才的操作。

一遍,两遍……

两人就在这台车床前不断反覆练习著。

孙健全身上下早已湿透,胳膊也开始发酸。

但他的动作却越来越稳,越来越流畅。

他甚至有种幻觉,这车刀好似他手臂的延伸一般,越来越听使唤。

直到傍晚,最后一次练习结束后,老李拿著样板对比完,脸上终於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行了,总算有点意思。

今天就到这,明儿个咱们就上真傢伙!”

……

次日,滨江市第一工具机厂。

厂长办公室內。

张鲁生正在悠閒的靠在皮质转椅上,手里端著一杯刚泡好的毛尖,闭眼享受著午后的寧静。

自从上次李卫民和陈志强无功而返后,张鲁生就料定红星三厂和纺织厂合作的项目,肯定会因材料问题而停摆。

没有了w18cr4v高速钢,他们拿什么去做滚刀,用什么去加工螺旋锥齿轮?

张鲁生很享受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等红星三厂彻底没了动静,纺织厂那边自然会主动回来求他。

到那个时候,项目的价格就不是他们纺织厂能够说了算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叩响了,打断了他的思绪。

“进来。”

滨江一机厂採购科的科长刘海涛推门而入,脸上神色匆匆。

“张厂长,出事了!”

张鲁生放下茶杯,眉头微皱的问道:

“什么事儿让你一个採购科长慌成这样,慢慢说!”

刘海涛喘了口气,走到办公桌旁低声说道:

“厂长,红星三厂他们自己把高速钢炼出来了!”

张鲁生点了点头,还在喝著茶,听到红星三厂这几个字的时候根本没当回事儿。

但几秒钟后,他终於反应了过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