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技术,新起点!(1/2)

热处理车间內,经过两个小时的低温回火,料盘上的零件表面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淡蓝色金属光泽。

“张工,现在去测试一下硬度。”

一行人簇拥著韩栋,来到了车间角落里的一台洛氏硬度计前。

这台设备平时用的不多,只有在做一些特殊工件时才会开动。

张勇早就把这台仪器擦拭乾净,通电预热。

韩栋將轴承外圈放在测试台上,调整好位置,之后按下了启动按钮。

压头缓缓下降,在零件表面按压著。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著硬度计的錶盘,生怕用力过猛导致新轴承崩坏。

指针轻微的跳动后,稳稳停在了一个数值上。

“hrc,六十二!”

张勇一边激动的报著数,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韩栋满意的点了点头。

“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硬度够了,內应力也消除了,韧性和强度都达到了最佳状態。”

“好啊!这可太好了!”

刘卫东激动地眼眶红润,周围的工人们也爆发出一片欢呼。

“真不容易啊,终於成了!”

“是啊,我就说小韩师傅有本事!”

马建国和老李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韩栋却依旧淡定如常,他拿起零件,对著刘卫东说道。

“刘主任,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这只是完成了第二步,还有最关键的一步要做。”

“好嘞,咱们收拾下,这就去加工车间!”

……

加工车间內,m1432经过韩栋的改良后,精度比出厂时还要精密。

经过热处理的轴承內外圈和滚子摆放在工作檯上。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一步,精磨。

成败,在此一举。

马建国凑到韩栋身边,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小韩,你图纸上要求的公差是两个丝,这能行么?”

两个丝,也就是0.002毫米。

这个精度,对於红星三厂现有设备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平日里加工的零部件,顶多控制在五个丝以內,都算是超常发挥了。

“是啊小韩,万一磨废了,可就白瞎了。”

老李也忧心忡忡,他虽然是六级工,但就算他亲自上手,也不能保证控制在两个丝以內。

若是连老李都做不到,这个车间內就再没有人能够办到了。

韩栋淡淡的回应著。

“我来。”

他亲自上手,启动了工具机。

没有任何抖动和杂音。

m1432的砂轮在高速旋转,声音听起来无比顺畅。

经过韩栋的亲手改造维修和校准,性能早已脱胎换骨。

同样也只有韩栋能够摸清这台m1432的脾气。

他將一个轴承外圈固定在电测吸盘上,仔细校正了位置。

隨后调整好进刀量,打开了冷却液的阀门。

乳白色的切削液涌出,浇在高速旋转的砂轮和工件的接触点上,带著热度的白色水汽缓缓升腾而起。

韩栋手握著操作杆,全神贯注,动作缓慢,稳定控制著。

砂轮逐渐靠近工件,火星四溅。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盯著韩栋的细微操作,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此刻的韩栋,仿佛是在雕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时间缓缓流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