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2)
“主任,要不就让小韩试试吧,死马当活马医,或许他真有办法能修好呢。
总比现在这样停產等著厂子倒闭强啊!”
这话一出,很多人也跟著附和著。
“是啊主任,让他试试,万一成了呢,之前就是小韩先发现的问题。”
这时厂里的工人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即便知道身为学徒的韩栋几乎不可能完成修復,但还是抱有一丝希望。
之前他们觉得,韩栋是在说大话,可现在看来,似乎韩栋更靠谱一些。
相比回家喝西北风,这点尝试又算得了什么。
这时技术科的张勇立刻站了出来,面色铁青的对著工人们说道:
“我看你们这是病急乱投医!
维修高精度机器是严谨的,不是碰运气!
让他一个学徒工去乱拆乱动,如果造成机器二次损伤,把床身导轨这些核心部件弄坏了,
那这台机器,就真的没有修好的可能了!
这个责任,你们谁来负!小韩他能担得起这责任么!”
眾人再一次陷入沉默。
確实,张勇说的在理。
“张技术员说的没错,没有图纸和备件,修復难度確实极大。”
在场的工人们一愣,包括张勇也有些懵,没想到韩栋会同意自己的观点。
可韩栋接下来的话,却让张勇火冒三丈。
“没有图纸,我们可以自己测绘,没有备件,我们可以自己製造。”
张勇指著韩栋,气急败坏起来。
“你以为自己是苏联专家不成?动动嘴皮子就能画图纸,造备件?”
紧接著,张勇转头对著刘卫东说道:
“主任,您可別听他瞎说!
这可关係到咱们厂以后的生產大计,绝不能让一个黄毛小子在这里瞎搞!
不能再將损失扩大化了!”
刘卫东思索片刻后,不但没有指责韩栋,而是反问张勇。
“那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台c630重新运转起来?”
张勇一时语塞,他虽然是这里学歷最高的高材生,但目前的技术是不可能修復这台c630的。
“我……”
刘卫东摇了摇头,隨后转向韩栋,认真的问他。
“你说你能修,说说看,怎么修?”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韩栋。
“主轴抱死,损坏的主要是主轴、轴承和部分精密齿轮。
主轴虽然和轴承烧结在一起,但是只是作用在局部,整体的形变量不会超过0.05毫米。
解决起来不算困难,用铜棒和压力机可以进行冷校正。
校正后再上磨床精磨一下,就能恢復精度。”
从韩栋嘴里说出的一系列专业术语,让在场眾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包括领头技术员张勇。
刘卫东眼中逐渐流露出惊喜之色,点头示意韩栋继续说下去。
“最麻烦的是轴承,p5级的角接触球轴承肯定全毁了,这个没得修,必须换。
没有备件,我们可以自己造。”
张勇再次不服气起来,在理论方面,整个分厂还没有谁比他懂得更多。
现在韩栋说可以自己造轴承,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终於让他抓住了把柄。
“韩栋你知道p5级轴承是什么概念么!
那是需要恆温恆湿,在一尘不染的环境下,用顶级的精密磨床才能磨出来的!
咱们厂的热处理车间,连个像样的淬火装置都没有,你说能在这造出来p5级轴承?”
韩栋並没有被张勇的话激怒,反而冷静分析道:
“谁说要造p5级別的?”
张勇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韩栋继续说道:
“那几套关键的角接触球轴承,我会用厂里现有的滚针轴承进行改装,通过正价滚针数量和改变接触角实现。
精度或许达不到p5,但承载能力和散热性能会更好。
至於其他位置的普通滚珠轴承,仓库里应该有备用的。
传动齿轮的问题最小,用刮刀精刮一下,再配上研磨膏跑合几个小时,就能恢復嚙合精度。”
这番话一出,张勇等技术员面色凝固,用见了鬼的眼神看著韩栋。
身为本科大学生的他,一时间竟然无法消化韩栋所说的內容!
什么冷校正、滚针轴承改装、刮刀精修。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操作,从技术理论层面上,竟然都行得通!
这些工艺和想法,实在是太过胆大,太过超前!
尤其是用滚针轴承替代角接触球轴承,
这简直是顛覆性的想法!
刘卫东听了韩栋这一系列预操作,心头一震。
他虽然不是纯粹的技术出身,但管理了这么多年的厂子,好赖还是拎得清。
韩栋的这些想法,条理清晰,逻辑縝密。
把问题、解决方案、甚至是具体工艺都讲的明明白白。
这分明就是一个经验比老李还要老道,理论比张勇这个大学生还要扎实的高级人才!
刘卫东此时激动不已,像捡到宝一样,眼中重新焕发光彩。
“好,韩栋,我刘卫东就信你一次!
说吧,你需要什么条件!
只要我能办到,厂里一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