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纯火器部队(2/2)

同时,霍成还设计出了一套用於生產火銃核心零件的“標准模具”和“卡尺”。有了这些工具,即便是普通的工匠,也能生產出尺寸、公差基本一致的“標准件”。

於是乎,没过几天,一个简易的单兵火器生產流水线就开始搭建。

这看似微小的一步,却是黑鯊岛兵工生產的一次巨大飞跃。

它意味著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可靠的武器质量,以及最重要的——更便捷的战场维修能力。

在解决了“標准化”的问题后,霍成又將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决定火銃威力的关键因素——火药。

霍成很快就將已经成熟的“湿法制粒”和“蜂蜡拋光”技术,全面应用到了火銃黑火药的生產上。

经过改良的颗粒火药,不仅威力比传统的粉末火药提升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其燃烧更稳定,残渣更少,大大降低了火銃炸膛和堵塞的风险。

同时,蜂蜡形成的保护膜,也让火药具备了优良的防潮性能,这对於即將要在潮湿的海上和辽东沿岸作战的部队来说,至关重要。

很快,单兵火药的流水线也开始组建。

当然,生產线的搭建和成功投產都需要时间,这期间不能閒著,霍成要开始为新的火器部队寻觅人选。

武器只是一个方面,战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

於是霍成找到陈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组建一支完全由新式火器武装起来的精锐部队,作为未来陆战的核心和尖刀。

“纯火器部队?”陈魁对霍成的想法似乎有些疑虑,“我们现在的火銃和火炮数量,怕是撑不起一支纯火器部队吧?”

这確实是事实。以现在黑鯊岛和龙涎岛现有的火器数量有限,火器產能也远远不够,想要快速实现纯火器部队完全不现实。

“大哥,这个我已有考虑。”霍成回答,“这支部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內,都將是火器和冷兵器共存的,后续再逐步提升火器装备率,最终实现完全火器化。”

接著,霍成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按照目前的情况,以及霍成预估的部队规模,这支火器部队现在能够实现的火器覆盖率最多只能达到30%,也就是三四个人才能有一个火銃手。

但没关係,这只是暂时的过渡阶段。

按照霍成的预估,他的单兵火器生產线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搭建完毕並且投產,三个月到半年,差不多就可以实现全面换装。

当然,这都是后话。至少在两个月后的大战中,这支部队肯定还是火器和冷兵器混用的。

“三弟,你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陈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火器和冷兵器混编,我们的人也是有经验的。”

“大哥,我这里说的火器和冷兵器协同作战,跟我们过去的打法可是有很大区別的。”霍成说道。

“哦?”陈魁看向霍成,等待著下文。

“未来我们这支部队所谓的火器和冷兵器混用,可不再是之前那种无头苍蝇式的乱打一气。”霍成开始阐述自己的构想。

根据上辈子在海军陆战队的调研经验,结合现有装备,还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里看来的战法,霍成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火器和冷兵器混用的新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