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三服软了?(2/2)

其中最重要的那根连杆,就是直接连到活塞上的那根。这根连杆需要一端固定在活塞中心,另一端和其他连杆相连,强度要求也最高。

除了最重要的那根连杆,蒸汽机的传动系统中还涉及一种曲形杆。

这种曲形杆製造难度比较高,以黑鯊岛现有条件,即使有了新的炼铁炉和熟练工匠,想一次成型难度也很大。

於是,霍成在设计上做了调整,选择先打造出两根熟铁短杆,並做初步的弯曲,然后再把这两根短杆用锻焊的方式连起来,曲形杆就成型了。

这个时候没有现代焊接技术,但锻焊技术,几千年前的青铜时代就有了,就是通过加热和捶打使金属连接在一起。

那么,做好连杆之后,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把连杆组装在一起。

关於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霍成一开始选择使用螺栓,这样方便拆卸,强度也比较好。

但问题是加工螺栓,特別是加工螺纹的难度可不低,以黑鯊岛现在的水平,就算做出来了,精度也无法保证。

就算霍成之前设计的简易木製车床全都保质保量造了出来,也不一定能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螺纹。

思考再三,霍成还是把螺栓、螺纹的设计方案暂时放到一边,选择了其他一些难度更低的连接方式,比如那种类似活扣的铆接。

只是这种连接方式基本就是“一次性”的,装上之后想没有损坏再拆下来,几乎不可能。

不过没关係,霍成的理念是,无论怎样,先把东西弄出来再说,解决有无问题,精度和其他问题以后再说。

现在,锅炉、气缸和活塞连杆等等构件都已经设计完毕,蒸汽机的主要结构基本也差不多了。

霍成活动了一下四肢,继续埋头设计辅助配件,比如各种阀门、密封件和传动系统的零件等。

这些辅助配件,就需要刚刚上岛的铜匠们发挥了,比如阀门芯等关键零件,需要用铜来精细打造。

铜这个东西比较贵重,岛上数量有限,所以得省著点用,所以霍成也是儘可能减少铜构件的使用,同时他还必须考虑黑鯊岛现有的加工水平。

万一设计出的零件黑鯊岛加工不出来,那纸面性能再好也没有用。

所以每个小零件,霍成基本都选择了加工难度最低的方案。

到最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设计所费的时间比前面那些大件还长。

小小一个蒸汽机,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终於,经过数天的忙碌后,霍成搞定了最后一张蒸汽机设计图。

他长长吁了一口气,把所有的设计图都整理好,放进了自己的柜子里。

现在,就差等米下锅了。

等炼铁炉炼出第一炉钢之后,蒸汽机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不过等待的这几天里,霍成不打算閒著,他已经开始盘算后续的事情了。

后面,黑鯊岛自然要造蒸汽动力船,传统的木船,结构也要有所调整。

有了船,还要有更好的武器,那么就要改进火药和炸药,同时升级火炮和火枪。

当然,只要有了好的钢铁,材料就不是问题。至於炸药,霍成首先想到的是黄色炸药,还有硝化,相应的材料都可以想办法在这个时代找到。

只是无论蒸汽机还是炸药,这些东西虽然厉害,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那就是製造成本。

虽说黑鯊岛乾的都是没本钱的买卖,来钱很快,但这个时代,铜、焦炭、硝石、硫磺等等物资可全都不便宜,何况外面还是兵荒马乱,搞到这些物资的成本就更高了。

所以霍成在搞新装备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否则把黑鯊岛的“財政”给搞垮了,那就麻烦了。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是目前的最佳策略。

不过“技术储备”还是要做的。於是霍成短暂休整后,就开始著手设计黑鯊岛的下一代战船和武器。

这个时候,霍成想到了一个人,沈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