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苏老师的抽查(2/2)

“这个太简单了呀。”苏曦继续说,“那这一段赏析是什么?”

“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

“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林边回答的像是標准答案,实际上他背的也就是標准答案。

“写出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的是哪一段?”苏曦说。

“第三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林边回答。

“杜甫在《登高》中,用哪两句描述自己漂泊多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苏曦忽然咧嘴,脸上带著笑容,“物理学三大定律的第一定律是什么?公式是什么?”

林边一愣,“不是背诵语文,怎么忽然变成物理了?你这个跳跃有点快了?”

“別磨蹭,快回答。”苏曦催促。

“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会凭空產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公式是是……Δe=w+q。”林边说,他最近没怎么学过物理,还好对方问的比较简单。

“不错誒,”苏曦说,“那生物里dna的全称?”

“脱氧核核酸。”

“有机化学里的官能团解释?”苏曦问。

一直回答很流畅的林边,这时候忽然愣住了,像是宕机的电脑,他眼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迟疑。

苏曦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眼睛一亮,她笑著看向林边,“你是不是不会啦?”

那语气好似诱惑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的巫婆一般,当然如果是她的话,应该不是什么老巫婆,而是漂亮的巫女,是那种让人心甘情愿吃下苹果的。

“化学我没怎么复习。”林边很坦然地说。

“那可是要有惩罚的。”苏曦说。

“不会是打手心吧?”林边尝试性问。

“本来是想著这样做的,不过附近没尺子呢,那就罚你明天帮苏老师带个早餐吧。”苏曦说。

林边一愣,带早餐,这个还真没料想到。

“食堂早上那些麵包又太难吃了。”苏曦有些无奈地说,“所以你就帮我在校门口带份早餐吧。”

“你想吃什么?”林边停了一下,想起他们对苏曦那大小姐身份的猜测,“不过,提前说一声,校门口很多都是普通路边摊,不是店里那种。”

“没事,那你看著买就行。”苏曦说。

这时候她也放下了语文课本,她伸了个懒腰,起身拉开面前的窗户,不知不知觉下午的夕阳已经渐渐落下,天色渐晚,下午的风卷著树叶气息涌了进来。

“你先自己再背会吧。”苏曦说。

“谢谢。”林边说。

他知道提问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好记忆方式,因为问答是一个情景,这会比自己独自背书来的有效率,他看过一本书,上面说过人比起生硬的符號和文字,实际上更擅长记住某些场景。

就像是他偶尔会想起多年前的某个画面,也许是小学快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几个小孩玩著篮球,也许那条回家的路背著书包的孩子结伴而行,夕阳拖著长长影子。

都是一些意义不明的画面,却留在了记忆里。

学习也是如此,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有一个人愿意时间陪著你来记忆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