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出兵时机(1/2)

黄初三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伐吴。

孙权闻之,一面调兵遣將抵挡,一面派人报与成都,请求支援。

当然了,他也知道蜀汉不会真的支援,最多就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孙权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刘备,晓以唇亡齿寒的大意。

孙权也没安好心,他在书信中称刘封是刘氏中兴之望,文有田单之雅望,武有乐毅之雄姿,望刘备命刘封率荆州兵北上攻打樊城,必能解东吴之急。

书信很快到了成都。

刘备看了孙权的书信,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其他人却有些担心。

孙权谁都没夸,就夸了刘封一个,还说只要刘封一出马,肯定能解东吴燃眉之急。

这摆明了是瞧不起其他人嘛。

別的倒也罢了,这个田单之雅望引发了眾人的担忧。

田单是何人?

齐国的权臣。

虽说没有篡位自立,但也差不多了。

刘封现在都督荆扬,手握数万大军,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诸位卿家对孙吴求援有何见解?”

刘备把东吴书信传示左右后,问起了这句。

“陛下,臣以为当趁此机会伐魏。”

赵云出列。

蜀汉继承了大汉正统,跟曹魏篡权之贼必然不能两立。

再说唇亡齿寒,联吴抗曹,吴受攻,蜀必要援助。

这才是眼下的战略方针。

当然了,怎么援助,投入多少,都要看双方的战况。

吴国若是支撑的住,蜀汉可出兵做做样子,等候机会。

若吴国支撑不住,那就要动点真格了,决不能让魏国大败吴国。

“陛下,赵將军言之有理,可趁此机会伐魏。”

卫將军吴懿站了出来。

一些主战派纷纷站了出来。

蜀汉立国,须有一场战爭来立威。

荆州之战虽胜,但属於防守反击,算不得真正的立国之战。

曹魏大军攻打孙吴,无暇顾虑西线,此乃天赐良机。

主战派不分派系,大家都想在接下来的战爭中获得成绩封侯拜將。

蜀汉封侯条件苛刻,刘备登基时,所封爵位只有数人而已,那些人要么延续了汉朝的封爵,要么以战功获爵,即便是外戚吴懿都没有爵位。

所以不少人渴望建功立业。

当然,也有保守派。

“陛下,汉中之战,消耗了蜀中元气,虽说有所恢復,但也支撑不起一场大战。”

尚书令李严站了出来。

董和、许靖先后病逝,李严就成为了东州系的首领。

对於东州系来说,將领多是荆州系的人,军功肯定捞不著。

打仗又要耗费无数钱粮,东州系的人多半要分到监督钱粮的职务。

监督钱粮的活看似肥差,但也有很大的风险。

稍微怠慢就会耽误军情,那可是要杀头的。

过度驱使百姓,又会闹出民乱。

汉中之战消耗巨大,妇女都要上前线运粮,闹得民怨鼎沸,但为了胜利也只能咬牙坚持。

这几年虽说好了点,但这种两头不討好的事情谁也不想干第二次了。

所以,他是坚决反对发动大战的。

“李尚书此言差矣,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魏军打下东吴或者撤回中原,我等出兵关中就难了。岂能因一时之难,耽误国家大事?”

不少將领纷纷反对。

隨著许靖董和的先后病逝,东州系元气大伤,现在已被荆州系所压制,甚至朝堂上不如益州本土系人多势眾。

但李严依然坚持不能出兵,他是尚书令,依然有一帮文臣帮他说话。

看著下面的文臣武將吵成一团,刘备也不以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