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佯攻解围(2/2)

曹丕、刘备先后登基,都遣使封赏了孙权。

曹丕封孙权为魏驃骑將军,武昌侯。

刘备封孙权为汉大將军,鄂侯。

但孙权都没有正式接受,也就意味著他既不想当汉臣,也不想当魏臣。

“今魏蜀战於襄阳,刘备以三千江东家属遣使邀我出兵合肥,本侯当如何?”

孙权问起手下。

东吴也不是铁板一块,主要分为两大派系。

一个是外来户淮泗集团,也就是跟隨孙坚孙策打江东的老臣,比如程普、黄盖、周瑜鲁肃等人。

另一个就是江东四大家顾陆朱张。

孙氏早期,江东大族都不怎么服气他。

也难怪,孙家不过是个小门小户,孙坚也靠著军功才当上了一个太守。

比底蕴、比实力、孙家都上不了台面。

孙策打下了江东,以武力压服了江东大族,不服者杀。政治上压制江东大族,重用淮泗集团的外来户。

但武力压服终究是下策,最终也遭到了反弹。

孙策死於刺客之手。

孙权就聪明多了,他对江东士族採取了怀柔之策。

政治上给予这些人当官的机会。

顾雍、陆逊、朱桓、张温四大族的代表也都纷纷进入了东吴高层序列。

这让江东士族对孙权统治也没那么大的牴触了。

当然了,也不是那么的服气。

毕竟孙权的声威远不如父兄。

这也是为啥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文臣大部分建议投降曹操的真正原因。

“君候,曹丕篡位,天怒人怨,理应討伐。”

张昭站了出来。

张昭是孙吴文臣之首,也是孙策留下来的顾命大臣。

但赤壁之战主张投降,被孙权所厌恶了一辈子,终身没能成为吴国丞相。

不过现在他是坚决反对和曹魏讲和的代表。

这也不奇怪,开始的时候张昭也怀有辅佐孙氏匡扶大汉的念头。

但曹丕现在篡位了,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至於刘备的蜀汉?

那也是乱七八糟的玩意。

只是此刻魏强而蜀弱,所以连刘抗曹自然是符合张昭的心思的。

“子布此言差矣,魏蜀战於荆州,我江东坐山观虎斗便是了,何苦要为他人做嫁衣?”

顾雍站了出来。

作为四大家的代表,他自然要在这个问题上表明四大家的意愿。

荆州之战,四大族子弟死伤惨重,自然不能算了。

魏蜀爭斗,东吴看著便是了,何苦要蹚这一滩浑水?

“唇亡齿寒,蜀汉若败,东吴自然首当其衝,焉能坐视不理?”

张昭反问。

眼下魏蜀战於荆州,荆州若丟,魏国是集中精力进川跟刘备决战呢?还是顺道来灭吴?

所以最佳的应对就是,蜀强则联魏,魏强则联蜀。

“主公,荆州一战,刘备假子刘封屠我五千江东子弟,这个仇尚未报,何来联盟?”

顾雍抱拳道。

江东大族歷来都看不上刘备,所以攻打荆州时,他们出力甚多。

没想到最后却落了个损兵折將的下场。

敌人刀上的血还没干呢?

这个时候谈合作?

岂不是让江东百姓心寒吗?

听到两位谋臣说的都有道理,孙权有些拿不定主意。

“子瑜,你有何看法?”

孙权忽然问起诸葛瑾。

“当伐不伐!”

诸葛瑾言简意賅。

意思是可以响应刘备,但不可真帮刘备出力。

好一个当伐不伐!

孙权一拍桌子,笑道:“就依子瑜之意这么办吧。”

《炎汉史、刘封世家》——曹魏寇荆州,刘备孙权各出兵佯攻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