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庄子三剑,后发先至(2/2)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庄子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鍔,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鐔,以豪杰士为夹。”
“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相击於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於斗鸡。”
……
卢照邻是一位博学的剑客,曾与裴湛细细说过这篇名文的道理,然而,再好的教育都不如亲身体悟。
自踏进洛阳开始,裴湛一路迎战上官婉儿、薛怀义、谢山客、陆象先、骆宾王与王勃,再经歷海上风浪与境界突破,对剑术的理解早非邙山中的学剑少年。
此时面对熟悉的故事,裴湛心中却生出了惊涛骇浪。
示之以虚,开之以利。
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怎样才是虚中开利?
又怎么做到后发先至?
不知不觉间,他拿著这本捲轴走出了书房,学著韦莲的姿势,在悬崖边坐了下来。
双腿垂在漩涡之上,整个人就像一片树叶,隨著海风轻轻摇晃,只要风再大一点点,就能將他从崖上吹进万丈深渊。
万海归墟的声音,如雷鸣般在耳畔轰鸣。
裴湛什么都听不到,也什么都看不见,他脑海中只有那些字,那些问题——
潮水实乎?虚乎?
利乎?力乎?
答案是肯定的,潮水无形,然而其中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
潮水快乎?慢乎?
先乎?后乎?
裴湛见过在海滩上戏浪的游客,潮水涌来时,他们可以轻易地跑开,如此看来,潮水的速度並不快。
但他也知道,海啸起时,瞬间就能夺走成千上万的生命。
“是时间的变量。”
“也是剑意。”
他脑海中轰然一声巨响,某种障碍突然之间破除了,一股强烈的气息自胸腔深处爆发出来,使得他仰天长啸。
剑有五重境界,由低到高为剑术、剑气、剑意、剑境、剑道。
迄今为止,裴湛修出了十六道剑气,而就在这一刻,他悟出了剑意。
后发先至,唯有意念。
意在剑之先,气在念之中。
念生,气动。
意消,剑散。
“就让这股剑之意念,响彻蓬莱,响彻归墟!”
无须运行真气,隨著裴湛激昂的意念,十六道剑气酣畅淋漓地冲了出来,它们按照一种奇特的阵形排列著,斩向风浪,斩向流云,斩向虚空。
海浪在脚下破碎,流云在头顶涣散,虚空中留下重重的斩痕。
这一刻的裴湛,没有遭受剑气的反噬,经脉与穴窍不仅平静如故,反而源源不绝地涌现新的剑气,使得他的剑一道接著一道地斩出,在天地间留下璀璨的光芒。
“天生剑种,有点意思。”
观星台上,袁天罡凝望纵横的剑气,嘴角露出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