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南北战火再起???·??·????(2/2)

伤者哀嚎,袍泽怒吼。

火把熄灭了,两侧的盾牌將羽箭弹开,胸前的甲冑將羽箭卡死,不得寸进,作为诱饵的士兵,反而更安全!

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廝杀的动静再无声息,火把再次亮起,下一位轮换的袍泽接替他的任务,重复启行。

他们要將寧远的军情,趁著夜色的掩护送往山海关,夜夜如此,还有十几队人马与他们一样!

因为,白天是蒙古八旗草原狼骑的天下,弯刀快马,骑射无双!

明军的骑兵非常宝贵,不会用来和蒙古来回消耗的,北伐大军也还未出动,那个两败后金大军的当世名將,他还在路上呢!

山东。

梁山泊!

“嘿哟~”

“嘿哟~”

“嘿哟~”

山东大汉们奋力挥动著手中的船桨,游船似蛟龙出海般驰聘在一条大河之上。

为了掩人耳目,丁修特意寻找一个秘密之地屯兵於此,操练水军!

眾所周知,戚家军是打倭寇起家的,如何打水战,那简直是大明之最,亚洲最强,举世之巔峰!

郑芝龙已经被袁崇焕拉去京师凌迟了,郑成功还没有长大,眼下也就一个毛文龙敢说精通水战!

大量的苍山船破开水浪游弋,其船体较小,吃水六七尺,首尾皆阔,帆櫓並用,灵活便捷,常用於追击、哨探和捞取首级。

由於是宗教起义,而非外敌入侵,所以山东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基本是城墙,官府衙门,儒家书院!

农业,工业,医馆,反而因为白莲教的起义把明朝官僚的腐败摧毁一空,而变得更为高效,导致山东地区的民生与战爭力量更上一层楼!

宗教的高压统治带来的是民怨沸腾,但也仅限於此了,毕竟跟著大明朝廷混那是真得饿死,而跟著白莲教宗教混也就活得不开心罢了!

这也是因为白莲教和太平天国一样,一开始没有从狂热变得狂暴,类似於金田起义的老兵依然占据绝对兵员比例,遵守教规不扰民,从而使得山东地区百业皆兴!

而如今,丁修流寇占据了上东,废除了令百姓民怨沸腾的宗教条律,尽数改为戚家军驻扎时的军纪严明,那是人心归附!

歷史上,戚家军在外作战得胜后,本该撤兵了,却被福建百姓拦住不让走,要求他们镇守当地!

监军王春泽、汪道昆赶紧给总督胡宗宪打报告:將军戚者,在浙则浙重,在闽则闽重。

意思说得很明白,戚继光到哪,哪儿的抗倭形势就会跟著好转。

眼下山东就是如此情况,別说腐败的大明朝廷要收復山东了,就是发粮食的白莲教大军回来了,都得挨山东老乡们揍!

欺压穷苦百姓的官僚姥爷和豪强富户们,被白莲教把全族骨灰都给扬了。

整得平民百姓民怨沸腾的白莲教传教使和律教士们被流寇全沉海餵鱼了。

整个山东只有踏踏实实种地交税的农民,安分守己生產的工匠,军民鱼水情的戚家军流寇,卖身献艺的勾栏瓦舍再度开张,山东盛世当年降临!

不得不说,对於明末普通百姓而言,可能大明朝廷还是早点去死了更好吧!

不过山东的沿海可能不太好,尤其是靠近江南之地的方向。

流寇在这一面修建了港口,建立炮台,建造中型战舰,渡江渡海的意图暴露,其南下之意已经呼之欲出了。

只有水师可用,没有合格步军镇守的江南路可谓风声鹤唳,作为回应,袁崇焕留下的江南水师数月来,频繁炮轰山东流寇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