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牵线搭桥???·??·????(2/2)

“相传宋代一御厨,以黄河鲤鱼蘸酌醋,上覆龙鬚麵,宋帝见之,欣喜若狂,故命而传入民间,享誉盛名!”张国纪说得是头头是道,李崇这群不通诗书的武夫们,被炫的摇头晃脑!

“厉害啊!”

“精彩啊!”

“盛名之下,果无平趣,太康伯通晓古今,晚辈真是肝胆俱服啊!”不知礼,无以言,李柏前身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此时宴会,正式卖弄风骚之时!

“啊~哈哈~哈~”別人夸你,你就要高兴,不然就会尷尬,张国纪非常受用!

“来~来~来~乾杯!”酒过一训,动筷!

“先尝(鱼)龙肌肉,再食(鱼)龙鬚麵,復品(鱼)龙血汁!”甜酸適宜,这一道佳肴磨合下来,岂是哪来开水白菜可比擬的?

“李督师,听闻近日山东流寇,串逃河南,以你之见,如何看也!”谈正事!

“当离!”京营的兵马,確实和己巳之变的歷史记载一样,糜烂难依,如果山东的白莲教眾真的衝出了河南,至少如今的大明是根本无兵可援河南的。

“如此危急?”张国纪很忧虑,他是文臣,不知兵事,所以他相信李柏的判断,只是拋家舍业,確实难以割捨。

“太康伯,您是皇亲国戚,何苦为了些许田宅立於危墙之下?”李柏劝说道,河南距离山东实在太过近了,京营若是守不住城,那懿安皇后就要灭门了!

“古人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老夫不思进取了啊。”张国纪恍然大悟,如今长女垂帘听政,又有女婿天启皇帝的內库在手,张家会缺钱?

现在的张家,要担忧的不是故乡的田宅,而是长女的垂帘听政之权位,大权在握,些许浮財而已,还不是挥之则来?

“太康伯,请!”举杯再敬,也不知道眼前这文官是真不知,还是假装不知,权位与財富,傻子都知道哪个重要,莫非是在考察自己?

“李督师,此次返乡,来去几时?”推杯换盏,往来不停。

“此番归乡,一为送灵落叶归根,二为广源路兵马监司的军队归乡探亲,大抵三月吧。”就算是当大头兵也得给人家放假啊!

吃完宴席,谈完正事,也就到了喝茶散步环节了,这里谈的就是不可明言之事了!

“寒来暑往,老夫已是风烛残年,往日肆意,如今尽化作忧愁啊。”二人並肩游玩,张国纪长做短吁。

“世事无常,唯有尽心尽力,既然后世无人可知,何不遂己心性而为,如此亦得心中无恼也。”李柏瞎扯淡,就是不主动提,他想糊涂过关。

“长女贵为国母,垂拱而治,若无失德大乱,青史留名亦得蕙质,方可颂其功也。”停顿,迅速接上。

“数年前,次子病逝,如今膝下只余幼女影儿一人,唯恐驾鹤西去后,小女无依无靠,难守家业啊。”图穷匕见,我儿子早夭,只有两个女儿,我死后,她们也就无依无靠了。

当一个老父亲,和你说这些话语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提醒你,该提亲了。

两家若联姻,我家的一切,都是你的!

就和朱元璋娶了马皇后一样!

“男儿,自当三妻四妾,如此方为风流倜儻之逍遥,只是糟糠之妻亦不可弃也!”这是李柏的回应,正妻有人了!

这个观念是华夏传统思想,不容置疑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