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变法图强(2/2)
至於第二点,那就是引外资设法入流。
当然,这里提到的所谓『外资』,可不单单是指外部其他州郡士家豪门的投资。因为对於这项工作的展开,目前早就已经被诸葛亮提前部署,由陈群来负责了。
“外资除了外部士家的投资,外部人口的引入和人才打破门第束缚的引入,同样至关重要。”
面对刘备的疑惑,诸葛亮不等他开口,就给出了详尽的解释。
“说穿了,此项改革看似独立,实则也与此前针对土地方面的改革密切相关。毕竟崭新的土地开垦完毕,总要有人来耕种。与其继续交给军队,让他们成为耕农,不如当做日后引入外民的福利。”
“新田名义军屯,实则不过官府用地,巧立名目不令士家拥有兼併特权罢了。”
“只要是民,有户籍。无论徐州本地还是外部,都可以向官府进行徵用。届时田地耕种的耕种权益归属於民,然而每年田税收益则归於管家府库。只要政策足够优惠,引来外民入境,不在话下。”
“至於人才嘛,主公徵辟任用自当权定,亮不易过多干涉。”
“然而秉承用人为贤,当以才能作为首要考量。门第、德操,都要排在其后。毕竟主公胸怀大志,是在於未来復兴我大汉天下。故而以亮度之,大爭之世选材。文可治国安邦,武能决胜即可。”
一番陈述,诸葛亮把自己针对未来人才的標准,阐述得也已经再明確不过。
儘管作为重生者,类似这样的用人,几乎就是曹操的標准。
然而这一世,诸葛亮却早在曹操之前提出。崭新的理念,无疑让身为仁主的刘备有些无法接受。
“门第拋开,倒是小事。不重德操,光重能力,是否太过?”
“具体过与不过,不过看主公大志若何。亮只问主公一句话,主公虽为汉皇后裔。然而若论出身之高贵,门第之显赫。比及那四世三公的袁绍,敢问相较若何?”
“不能及也。”
刘备蹙眉,几乎想也不想,黯然摇头。
“这便是了。”诸葛亮点头,表情肃穆道:“既如此,若是门第品格兼备者。何以不投袁绍,反来要屈尊投奔到主公的麾下呢?”
“这……”
简单的一句话,让刘备无言以对。
看著他脸色的沉吟,诸葛亮已经能够猜透他此时的心事。
遥想上一世,岂非曹操也是同样如此。为什么选择量才適用,说是拋开门户、德操的成见。可说穿了,岂非也有要面临近乎与刘备今日相同的困境。
德才兼备者,固然是好。
然而这样的人,也註定本性高傲,异於常人。若非名门,试问又岂能让他们屈服低头。
“未来主公创造何等霸业,多半应该取决於人谋。倘若诸侯割据大爭之世,倘若用人仍旧拘泥於固有形式,何以独占鰲头。人才的徵辟,本来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爭。主公既有明智,理当深知。”
“明白了。”
刘备肃穆点头,再度抬起眼眸的时候,此前的犹豫荡然无存。
他缓缓鬆了口气,隨即决然起身。迎著诸葛亮期待的目光,嘴角亦勾勒起一抹释然般的笑容。
“军师欲令备图强之法度,堪称句句金石之言。今多蒙教诲,使备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吾今已有决议,军师变法要意,备愿全部接受。日后若有异心,敢负今日宏愿,必当皇天不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