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兗州风云(1/2)
曹操的残兵还没有回来,前线的败报,便被校事府的密探率先一步送回了兗州。
得知消息过后,负责镇守兗州濮阳的长公子曹昂,大惊失色。
慌乱中,只得请曹操临走时留给自己的两名股肱之臣,郭嘉与夏侯渊共同商议决策。
府衙厅堂內,三人席地而坐。
身为虎賁双雄,同样被留下来的许褚,持刀立於曹昂之侧。闻听曹昂召见用意,夏侯渊沉吟双眉紧锁,脸色阴沉得可怕。反观身为谋士的郭嘉,倒是摆出一副处事不惊的模样。
他淡然喝了口茶,如物的明眸,这才落在主位端坐的曹昂身上。
“前线败报,我也已经收到。想必又是那诸葛小儿之计,只是没想到主公率领六万重甲而去。尚未一战,便自此溃败。”
说话间,他无奈般的嘆了口气。
再度抬头看向曹昂的时候,眸子里已经多出了几分坚毅。
“至於接下来,我军这边如何动作。嘉为谋士虽不才,但还是想先听听长公子这边的意见。”
“这个嘛……”
闻言,曹昂眉头紧蹙。
他嘆了口气,下意识转头望了一样旁边的夏侯渊。
但见后者神色凛然,默不作答。却將目光窥伺又看回了郭嘉,尽期间管几度想开口。然而到了嘴边的话,犹疑片刻过后,却又都还是咽了回去。
眼看夏侯渊如此表现,曹昂心中已明。
对於郭嘉的明智,他们显然都是知道的。然而事情都变成现在这样了,莫说身为长公子的曹昂不明白。即便是身为自家叔父的夏侯渊也想不通,此时他为什么还能这么气定神閒。
“莫不是,貌似询问,只为不失礼敬。实则心中,对此却早已有了决策么?”
曹昂心中思绪盪起,但面对郭嘉的询问,还是坦率直言。
“如今,前线我军溃败,诸將阵亡。父亲虽逃出生天,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尤其叔父夏侯惇,竟也临阵被擒,命在旦夕。如今天下纷乱,匪患兵戈不止。倘若沿途再遇险境,恐吾父不得復归。”
话到此处,曹昂话锋顿住,再度目光窥向郭嘉。
眼看对方淡淡点头,他这才把没有说完的话,继续了下去。
“所以以我愚见,当派出军马,迎接吾父回返。只有他顺利率军回来,才能成功守住兗州。否则后方变乱,基业亦將不復。”
“嗯,末將不才,也赞同长公子这边的意见。”
曹昂话音未落,夏侯渊便已看向郭嘉,不失恭敬般的抱拳拱手。
儘管看样子不失礼敬,实则眼眸厉色起盪,此刻已然透出不容辩驳般的肃然。
见此,郭嘉朝二人瞥了眼,如水的眸子让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隨著轻泯了口茶,茶杯掷地有声般的放下。他这才在缓缓鬆了口气后,嘴角勾勒起浅笑,隨后淡然开口。
“將军担忧主公,是为尽忠。长公子担心父亲,更是常情。然今我兗州,前后两次兵戈调度,目下已无可以抽调之兵。即便迎奉主公归来如是,可对此二位不知又將如何打算?”
“这个……”
简单般的一语询问,令刚刚还气焰喷张的夏侯渊,当庭愣住。反观稳坐主位的曹昂,此刻亦不知作何回答。
平心而论,郭嘉的话,说得的確不中听。
然而单就事实,岂非正是目前最大的困境所在。前后两次调度人马攻打徐州,此时即便抽调也已无兵可派。总不能为了抽调迎接曹操回来,反而把后方兗州这边的安危,就此至於不顾吧。
这样的事,休说夏侯渊,便是曹昂也属实做不出来。
毕竟曹操为什么出兵前把他们和郭嘉共同留下,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確保兗州后方的安全。一旦兗州有失,他们这些人,日后又该何处安身呢?
思绪至此,曹昂蹙眉,眸子沉下。
反观夏侯渊,脾气火爆,终究还是有些控制不住了。
“那照先生这么说,难不成放任主公涉险,我等坐视不救。”
“夏侯將军,在下並没有这么说。只不过具体谋算,尚需详细部署。既要保证主公平安回来,更要確保后方安稳。二者缺其一,我等岂不有失主公临去重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