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琅琊家书(1/2)

“照理说,这次司马懿遭遇意外,想必应该是真的。”

“毕竟和上一世不同,此时的他还没有被曹操所徵辟,故而推辞装病也就没必要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紧蹙的眉头,这才缓缓鬆开。

兗州那边的事,如今即便睿智如他,也只能全看天数决断。

然而对於徵辟司马懿这件事,诸葛亮心里清楚,必须时刻把他考虑在这一世自己的第一要务。

“既然仲达不幸落马,性命无碍。我又欲替主公徵辟他,索性藉此机会,提前给他送些礼物过去。既聊表心意问候,亦可提前和他拉近关係也罢。”

思绪至此,诸葛亮放下羽扇,提笔便要写封书信给司马懿。然而笔锋刚刚握在手中,厅堂外便飞跑进来一人。

“稟先生,后方徐州后方琅琊郡,今有家书送来。”

“家书?我叔父亲笔?”

闻言,诸葛亮蹙眉,表情微凝。他看了一眼身边的陈群,隨即便命府中侍者將送信家人请上。待等奉上书信,诸葛亮简单看过,眉头便不觉蹙得更紧。

他抬眼望了一眼送信的老家人,但见他目光游离,似有闪避。诸葛亮眼眸一亮,马上就瞭然了其中的事故。

他缓缓放下书信,摆出一副故作惊讶的模样。

“叔父书信,我已看过。信中说,近来他身体有恙,如今病体十分沉重。可找过郎中,不知病起因由为何?”

“这个……”

听闻询问,老家人犹疑难答。思虑多时,这才欠身拱手。

“老家主年事已高,身体本就不好。又因公子久居前线不归,担忧成疾,故而生病。纵然多次请了医官看过,终究无果。这才写下书信,只盼公子早日速归。”

“原来如此,既是这样,我已瞭然。你先回去,告诉我叔父。就说我简单料理完了前线这边的要务,很快就返琅琊看他。”

“二公子,这……”

“去吧。”

诸葛亮淡然含笑,亲自搀扶老家人起身。

见他果决,老家人也没办法。唯有拱手作揖,就此退去。望著他远去离开的背影,陈群一脸疑惑的走上前来。微微蹙眉疑惑间,目光便再度落在诸葛亮含笑的目光上。

“既是老家主患病,贤弟为何不辞行与他同归。反而让老家人先行一步而去,唯恐日后回报了老家主,让他老人家心寒啊。”

“呵呵。”

闻听此言,诸葛亮含笑轻摇羽扇。对於陈群的疑问,並没有过多解释。眼看诸葛亮不想说,陈群有些尷尬。然而想到这毕竟是他琅琊诸葛氏的家事,既然诸葛亮不想说,自己也便不好继续追问了。

殊不知,诸葛亮刚刚亲自会面老家人,对此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身为重生者,他对上一世的经歷,可谓再清楚不过。叔父诸葛玄老迈不假,但却活到了公元一九七年才寿终正寢。

尤其当时生病,更多是因为南迁路途上的顛簸导致的结果。

反观此生,隨著自己的乱入,南迁之举早已不復。纵使诸葛玄依旧老迈,但身体却还算硬朗。之所以派人前来,不过是觉得自己在前线逗留太久。纵使士家投资军阀,未免也有些太过。

正如目下前线,战事已了,自己当归。然硬劝若无理由,又恐自己推脱不回,这才写书信诈称有病。

“叔父啊叔父,此番当真是难为您了。”

对此,诸葛亮心中明了,却並不想在陈群面前戳穿诸葛玄。然而要说这件事他对所有人都要隱瞒,倒也未必。只过了夜晚,第二天待等刘备酒醒,便又在府衙与他见了面。

诉说来意过后,刘备苦笑。他无奈嘆了口气,此时对於诸葛亮更多还是发自內心的由衷感激。

“军师待备如此,实在令备感念至深。然世间孝义当存,纵使令叔设计,但用心初衷还是好的。纵然心中不舍,备亦不敢强留军师继续在前线沛城。还是按照书信早些回去,也好让老人家放心才是。”

“主公真乃仁主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