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战有玄机,先知可胜(1/2)
眼看在场诸將主动站出来的人是夏侯惇,对於这样的结果,曹操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夏侯惇除了自己的族弟身份以外,还是宗族中的大长老。
如今兗州刚刚平定,根据目前的情势而言,曹操心里明白。时值此时,自己的確不太方便这么快就亲自率军再度攻伐徐州。换成夏侯惇代替自己领兵,那是再合適也不过的。
毕竟打得是刘备,目的更多是为了震慑徐州当地的豪门士家。
正所谓,杀鸡焉用宰牛刀。曹操心如明镜,故而与郭嘉彼此一唱一和,很快完成了此次攻伐徐州这边的主將人选。
他加封夏侯惇为都督,以部將于禁、韩浩为副將。克日引军三万直取沛城。消息很快不脛而走,得知消息的探马,第一时间將情报送入沛城的刘备麾下。
得知消息,关羽和张飞比谁都要兴奋。
毕竟自从刘备那日营中敘谈,他便將年仅只有十四岁的诸葛亮拜为军师。至於同来的鲁肃,刘备也予以了重用。虽说只是让他负责后勤,但对於未来的大战而言,也无疑算得上官居要职了。
如此一来,本该由以关张为首跟隨刘备涿郡起兵的元老们所掌握的军中大权,等同於分出了至少一半给了徐州当地的士家子弟。
对此,军中难免萌生出异样的声音。
儘管身为刘备的义弟,关羽和张飞不敢质疑兄长的决定。甚至此后多日,都游走於各部稳住人心。然而二人心中,对於刘备这边做出的部署和安排,无疑早已在暗中叫苦连连。
最关键的是,自从刘备將诸葛亮拜为军师以后,二人之间的关係急速升温。几乎每天黏在一起,食则同桌,寢则同床。
即便是身为义弟的关羽和张飞,也有种被刘备冷落的感觉。
所以这算什么,一代新人换旧人么?二人心中腹誹,然而隨著曹操兗州那边的情报传来,张飞压了一腔的怒火,如今好像也终於找到了释放的地方。
“自从得了那诸葛孔明,大哥成天嚷嚷著如鱼得水,如鱼得水。”
“目下曹军异动,沛城不久,即將大兵压境。情势如此,大哥何不以水去迎敌?”
一句话,直接让刘备吃了个噎咯。
反观默不作声的关羽,凤眸微眯之间,不觉捋著长须。儘管当著刘备强忍著不敢发笑,然而满脸的傲娇与神气,却早已不言而喻。
再看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完全一副像是没听见的模样。
见此,刘备的脸色,不觉有些尷尬。他微蹙眉头,一声轻咳,肃穆的明眸不觉透出规矩与凛然。
“迎敌之事,智赖孔明;然而战场廝杀,勇需二弟、三弟。今各司其职,不得掣肘推諉。两位贤弟速去查点军马,整备粮草军器以及輜重等应需之物。只待聚將升帐,届时听候调遣便是。”
“诺。”
闻听此言,关张这才作罢。
然而与诸葛亮擦身而过之间,张飞仍旧不忘露出唏嘘之色。眼看二人走远,刘备这才请诸葛亮席间入座。
虽然看似对诸葛亮无比信赖,然而刘备心中,仍旧有些打鼓。
毕竟诸葛亮就算才高八斗,可如今的他却终究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尤其听闻曹军即將大兵压境,纵使並非曹操亲来,然而夏侯惇又岂是等閒之辈。
刘备心中清楚,夏侯惇是曹操的族弟。
除了备受信赖以外,兵法权谋,无一不精。就算拋开其他,单论曹军来势汹汹,此番兵力少说也要凌驾己军三倍以上。
如此差距,不过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是否真的能够力挽狂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