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既胜之局,何以言败(2/2)
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摆,完全一副谈笑风生的模样。
下一刻,他拉著诸葛玄直接来到沙盘,以手中羽扇挥洒指点。
“如今曹操的大本营,在河南兗州的东郡。曾经这里因为黑山军的暴行与劫掠,曹操率军平乱有功,故而事后才在当地人的拥护下占据此地。说起来,不过也就是距今一年左右的事情。”
“所以贤侄的意思是,兗州看似平定,实则曹操在这里的根基並没有稳固么?”
听著诸葛亮话里的弦外之音,诸葛玄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的確,兗州的取得,虽然让曹操有了做大做强的资本。然而就此埋下来的隱患,也的確是莫大於天。
关键是,曹操的確是没有整顿和收拾这一切的时间。
因为兗州刚刚平定,曹操的父亲就被徐州陶谦的部將杀害。眼看徐州有机可乘,曹操看准机会这才起兵。虽然前线的战场打得十分顺利,可后方的麻烦却始终都是不可规避的大问题。
如若不然,他又何必非要在取胜的前提下,及时撤兵不可。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徐州,岂不更加省事?
此举除了给徐州豪门选择自己的时间以外,就是方便自己回师处理一下后方兗州方面还没有被自己彻底安抚下的当地势力与诸多不稳定因素,以此防止日后再征徐州可能导致的后方起火。
只不过,如此短暂的时间,他真的就能完全处理得过来么?
答案不用说,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毕竟徐州战事,打得顺利。倘若为了处理后方搁置久了,让我徐州有了得以喘息的机会。”
“那么他前番的大胜,基本也就算是彻底的白打了。”
“所以短时间內,我料他必定会再度向我徐州仓促兴兵。而只要我们藉此机会,能够成功攛掇兗州士家反叛,那么身在徐州前线的曹操必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届时莫说击溃曹军,救我徐州倒悬之危。便是想要彻底绞杀掉曹操,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话到此处,诸葛亮直接將手中羽扇插在了面前的沙盘上。
反观老迈的诸葛玄,原本不堪忧心的眸子,此刻也已经全然將此前的惨澹与黯然彻底一扫而空。
“妙啊,当真是妙!”
此刻的他,忍不住由衷讚嘆。
凝视著诸葛亮的目光,也突然变得神采奕奕。难以想像,徐州不堪困局,居然在自家侄儿的一番筹谋过后,此时就好似完全像是彻底变了天一般。
原本老迈的他,此时充满激动的不断搓著手掌。脸上表现出来的兴奋之色,早已溢於言表。
“孔明吾侄,果然高才。似如此论,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还请什么外兵前来救援徐州。单以適才你的战略部署,只怕光以我徐州目下之兵,便可足以破敌无疑了啊。”
“不,叔父错会了。”
闻言,诸葛亮黯然摇头。
突然眸子一凛,义正言辞的看向老迈的诸葛玄。与此同时,他说话的声音,也下意识压低了几分。
然而说话的语气和態度,却显得格外坚定。
“此番侄儿所以请叔父首倡义兵,其实一开始就不在解救我徐州的困境。毕竟既胜之局,何以言败。所谓者,不过使我落寞的诸葛家幽而復明。另外就是为我徐州,从此绕开那陶恭祖,择一明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