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章 知青下放时代(2/2)

偏偏这小子疯狂作死,竟然敢帮著外人坑自己!

本来李怀德还想狠狠收拾刘光福,扣个罪名送进去劳教几年。

陆安反而求情放过了他,仅仅是开除了事。

李怀德还称讚陆安心胸宽广,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报復回去。

他不知道的是,陆安怎么可能放过刘光福?

他是等著刘光福强制下放的这一天!

下放农村比劳教还要辛苦,起码熬上五六年,足够惩罚刘光福!

很快到了下放时间,院里上了名单的年轻人,全都集合坐车去火车站。

娄晓娥那叫一个感嘆:“唉,人的命运啊,就这样被改变了,以后他们还能回来吗?”

陆安轻轻点点头:“应该能吧,这么多人下放,农村也养不起啊!”

现在还好,都是年轻人,短时间没有太多想法。

但是时间一长,发现回城无望后,就要考虑结婚生子问题。

极少数知青选择了和当地人结婚,一辈子扎根在农村,再也没有回来。

但是绝大部分人没办法结婚,只能苦苦煎熬等著回来的机会。

不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根本没条件结婚!

和当地人结婚自动成为村里人,就能在村里弄地盖房子。

哪怕手里没钱也有村里帮忙,可以大队借钱盖了再说。

但是知青呢?

大队从来没拿知青当自己人,不可能借钱给他们盖房子,也不可能分宅基地给他们。

就靠那几个工分想攒到盖房子钱,先攒个二十年再说吧!

连个房子都没有,知青都是集体睡大通铺,还怎么结婚?

当怨气积压到一定程度,只要一个导火索就会爆发出来。

最终换来上面改变政策,允许没有结婚的知青回城。

但这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

南锣鼓巷每个院子都有人下放,天天传来鞭炮声。

社区干部们满脸喜色来送人,但是家家户户愁容满面。

也只有年轻人还在相信著人定胜天,准备去农村大展身手。

可惜没有农业机械,种田全靠人工,他们去了就是做老黄牛干苦力!

这些娇生惯养的年轻人,下了乡后不知道闹出多少笑话。

很多人干了两三年才勉强適应农活,顶上大半个劳力。

一些偷奸耍滑的人,直到最后离开都干不好农活。

隨著这批年轻人的下放,城里社会治安明显好了很多。

一些犯了事的年轻人,也被发配去了劳改农场,同样实现了下放。

隨著知识青年下放的全面展开,有成分问题的人也开始集体下放。

有点资歷的下放去了五七干校,资歷不够的就去了村里牛棚,总之都去了农村。

歷史的车轮飞快转动,將大运动推向另一个高潮,下放!

还好自己家没有需要下放的人,陆安暗暗鬆了一口气。

得亏妹妹还小,好好学习读个大学,熬完这十年就不用下放了!

这一年陆家屡遭劫难,差点全家都被抓进去。

好在陆安造的新坦克立了大功,这才换来上面的保护,躲过了一劫。

但是丟了面子的贾家人,绝对不会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