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蓝桥(1/2)
4.27日,伦敦,斯坦福桥。
利物浦u18的大巴缓缓驶入斯坦福桥球场,
將伦敦傍晚阴冷潮湿的空气隔绝在外。
林秋靠在窗边,目光扫过窗外的深蓝色。
同样坐落在西伦敦,
但比起半决赛时造访的、更具社区氛围的富勒姆主场克拉文农场球场,
切尔西的斯坦福桥球场,无疑是更具豪门气质。
球场设计师阿奇巴尔德·利奇除设计了苏超两大豪门凯尔特人与格拉斯哥流浪者的主场外,
还规划了曼联、阿森纳、利物浦、热刺等多家英格兰豪门的球场。
但实际上,
切尔西俱乐部的创始人米尔斯兄弟建造斯坦福桥的初衷,是卖给富勒姆。
在富勒姆拒绝了这笔交易后,米尔斯兄弟才创立了切尔西俱乐部。
所以切尔西俱乐部成立於1905年3月14日,
而斯坦福桥球场在1877年4月28日就已经完工並且对外正式开放了。
换句话说,斯坦福桥球场的出现比切尔西俱乐部早了足足28年。
直到后来1905年切尔西俱乐部成立,这里才成为蓝军的主场。
1945年11月13日,二战结束仅72天,切尔西在斯坦福桥球场与苏联联赛冠军莫斯科迪纳摩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彼时英国刚解除战时球赛禁令,民眾对足球的渴望与对东方劲旅的好奇引爆了观赛热情。
官方宣布球场满员关闭后,狂热球迷仍通过攀爬看台顶棚、围墙甚至附近屋顶的方式强行涌入。
儘管官方统计观眾数为74496人,但多方目击证词表明,实际人数远超10万,创下歷史上空前绝后的上座纪录。
后来,由於“希尔斯堡惨案”发生,英足总要求各俱乐部將看台改建为全座式看台,斯坦福桥也不得不进行改建。
经过多年的改建,崭新的斯坦福桥球场,能容纳41663人。
俄罗斯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入主之后,切尔西不断斩获各项赛事冠军,
对於雄心勃勃的阿布拉莫维奇而言,如此“小而精”的规模显然难以匹配俱乐部的发展野心。
林秋记得,就在2014年6月,也就是2013-14赛季结束后,
切尔西官方將宣布將扩建斯坦福桥球场,扩建之后將能容纳六万名观眾同时观战。
六万观眾的容量与同在伦敦的阿森纳队主场酋长球场相仿,仅次於曼联的老特拉福德,成为英超球队並列第二大的主场。
同时,时为了方面球迷出行,財大气粗的老板阿布拉莫维奇承诺,
会修建铁路直接连接步行时间较长的东看台和球场北面。
还表示將会改建富勒姆路地铁站以及斯坦福桥周边公共设施,包括增设景观步行街以及自行车车道。
不过在林秋前世,因为受限於地理环境、审批覆杂度、產权纠纷及高层决策分歧等多重製约。
一直到俄罗斯人下台,斯坦福桥的扩建计划都没能推进。
林秋上一世投身於青训事业,自然知道经营一个俱乐部,管理一个场地有多么困难,
想著为切尔西带来改变的阿布下台时那尷尬的情景,不免有些唏嘘。
毫无疑问,这位俄罗斯老板正是切尔西蜕变为豪门的奠基人!
思绪翻涌间,时间已悄然流转至当下。
此刻,大巴停下,利物浦u18进入客队更衣室。
小球员们开始换衣穿鞋,准备迎接这赛季最至关重要的一战。
克里奇利眉头紧皱,把手里的战术笔记本翻了又翻。
维维亚什的兑子战术简单直接,一周来他並没有想到什么破局的办法。
这倒不是他战术能力薄弱,而是因为与维维亚什相比,他手上实在是没牌可打。
“不知道那个老油条这场会做出什么变化。”
合上战术笔记本,克里奇利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他的传统艺能,给自己的小甜菜们灌热血鸡汤。
客场作战,战前动员也是十分重要,特別是青年队。
客场作战,赛前动员格外重要,尤其是对年轻球员。
克里奇利深知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