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卸敌(1/2)

“卷宗是人写的,人会错。”李长庚指尖点在帐本空白处,“你看这布庄的陈设,里屋床榻是双人的,外间只有一张矮凳,哪有半分孩童居住的痕跡?”

“寻常人家就算孩子睡炕,也该有几件小衣裳、半块玩坏的木剑,可这里乾乾净净,像是刻意抹去了所有关於『孩子』的印记。”

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具被撬空的暗格:“更蹊蹺的是这暗格,巴掌大的地方,藏不下半匹青纹,倒像是……藏过什么小巧的信物。”

“刘掌柜故意写『青纹藏於樑上』,又留著这空暗格,像是在给凶手指路,指一条错的路。”

穆青玉忽然接口:“你是说,他们要保护的不是物件,是那个『不存在』的孩子?”

“是。”李长庚点头,“凶手杀了他以为的『一家三口』,却不知道自己杀错了。”他看向王捕头,“去义庄看看,那具『孩童尸身』是不是真的十岁,有没有长期臥病或残疾的痕跡。”

“再去查刘掌柜的亲戚,尤其是近两年有没有远房亲友托养过孩子,年纪正好在十岁上下的。”

王捕头这才恍然大悟,额头渗出细汗:“若真是这样……那刘掌柜夫妇是用自己的命,给那孩子铺路啊!”

李长庚走到院子中央,环视四周:“现场有新踩碎的石板,带著河泥与脂粉;水缸里有杂色布屑;窗台上有刚灭的蜡烛;暗格被撬却空著……”

“种种跡象都在说,凶手没找到想找的东西,而且他离开后,极有可能回来过一次,甚至……”

李长庚顿了顿:“他或许还在附近盯著。”

王捕头脸色一变:“那咱们现在……”

“东西大概不在这。”李长庚摇头,“但凶手也没找到所需之物,这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会再回来。”

穆青玉立刻明白了:“你想引他出来?”

“是。”李长庚看向王捕头,“烦请王捕头出去传个话,就说官府查了几日,没找到有用的线索,这案子暂时搁置了,武馆的人也撤了。”

王捕头虽有些不解,但见李长庚语气篤定,还是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去办。”

看著王捕头离去的背影,李长庚望著布庄紧闭的大门,眼底闪过一丝锐光。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任你读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那藏起来的东西,或许根本不是物件,而是那个“失踪”的孩子。

而凶手似乎没意识到东西已经没了,这便是他们的机会。

至於那股脂粉味与河泥味,说不定就是孩子母亲留下的线索。

让孩子跑了,却故意在布庄留下痕跡,引凶手来此,好为孩子爭取时间。

柴房里,一道黑影屏住呼吸,攥紧了藏在怀里的半块染血的银锁片。

锁片上刻著个“安”字,是那孩子的小名。

他舔了舔嘴角的伤口,那里还沾著梁木的木屑。

是方才躲在樑上时,被木刺刮破了嘴。

这群人果然不好骗,但没关係,他们总会走的。

等他们走了,他再慢慢找。

……

更深露重,柴房朽坏的木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徐黑如磐石般堵在门口,几乎將月光都挡去大半。

他那肩宽能抵寻常人两个腰身,脊背挺立如青石。

玄色短打裹著賁张的肌肉,袖口被撑得鼓鼓囊囊,露出的小臂比常人小腿还粗,一看便知是常年练硬功的好手。

徐黑先是贴著墙根缩了缩肩,那颗圆硕的脑袋左右转动,铜铃似的眼睛警惕地扫过空荡荡的院子。

青石缝里的虫鸣、远处打更人的梆子声,甚至自己粗重的呼吸,都被他刻意压到最低。

確认四周只有风卷落叶的声响,才鬆了半口气,喉间发出一声闷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