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功任命(1/2)

说完刚才那些话,赵远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般敲打在眾人心头:

“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陛下慧眼识才,不拘一格擢拔於草莽,正是要与这危局抢时间。”

“诸位大人若认为远明才不堪用,大可指出远明方才所言,於理不合之处,於事实不符之处。”

“远明愿洗耳恭听,当场领教,若只是一味以『祖宗法度』、『资歷』空言搪塞,阻挠陛下救国图存之决心,试问诸位大人,尔等所忠的究竟是这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是那套早已被贪官污吏蛀空的腐朽规矩?”

“你…你血口喷人。”

“狂妄,狂妄至极!”

“我等一片忠心,天地可鑑!”

……

赵远明这一连串的组合拳,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又直指当前最残酷的现实和眾人心底最隱秘的私心。

顿时將不少官员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悖论:反对赵远明,就容易陷入“否定太祖”、“不顾现实”、“只顾私利”的指责。

支持吧,又实在无法接受一个白丁骤然凌驾於自己之上。

唯有几个年轻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他们的眼中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他们从未在朝堂上听过如此“离经叛道”却又“振聋发聵”的言论。

於是,爭论再次回到了原点,变成了车軲轆话。

“纵然你说破天去六部侍郎之职集於一人,就是不合规制。”

“对,规制不可废,此乃朝廷体统。”

“无规矩不成方圆,此例绝不可开。”

声音虽然依旧喧囂,却已然透出一股色厉內荏。

他们拿不出任何能驳倒赵远明关於“现实急需”和“效率”的观点。

因此只能反覆强调著“祖宗法度”、“规制”这些空洞的符號,进行著苍白无力的诡辩。

就在这僵持不下际,一直冷眼旁观的朱明终於开口了。

他的声音並不大,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祖宗规制,朝廷法度?”朱明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誚。

接著他的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喊著口號的官员们。

“若是祖宗规制真能救大明,若是朝廷法度真能御外虏、安流民、充府库,朕又何须在此与尔等空谈。”

最后两个字,朱明加重了语气。

“你们告诉朕魏藻德、陈演那些刚刚被朕砍了脑袋的蠹虫,他们哪个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哪个不是资歷深厚、一步步按著你们所谓的『祖宗法度』爬上高位的?哪个平日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忠君爱国。”

说到这里,朱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积鬱已久的愤怒和一种近乎咆哮的质问:

“结果呢?”

“他们是在用你们口中的祖宗法度,蛀空大明的根基;是在用你们维护的朝廷规制,编织卖国求荣的罗网;是在用他们的资歷和功名,作为贪赃枉法、欺君罔上的护身符。”

朱明猛地站起身,玄色龙袍的下摆拂过御案,发出猎猎声响。

他居高临下,目光如雷霆般轰击著每一个臣子:

“当建虏的铁骑在关外肆虐的时候,你们的祖宗法度在哪里?”

“当闯贼的流寇在中原烧杀的时候,你们的朝廷规制在哪里?”

“当北方的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的时候,你们恪守的资歷品级又在哪里?”

“你们说的那些是能变成粮食填饱他们的肚子,还是能变成刀枪挡住敌人的马蹄?”

“嗯!”

朱明每一句质问,都如同重锤砸得百官头晕目眩。

他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再也无人敢抬头直视那双燃烧著熊熊怒火的眼睛。

朱明的胸膛微微起伏,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最终裁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