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京城近况(1/2)
“不过物资囤积,颇有斩获。”王承恩话锋一转。
“李若璉指挥同知,奉旨清查囤积居奇,两日內以雷霆手段,抄没奸商粮仓六座、大布庄四家、铁料行两家。”
“计得粮秣八万九千余石,上好松江布一万一千匹,生熟铁料近二十万斤均已封存入库,只是…”
王承恩声音低了下去:“经此一事,京中大小商铺人心惶惶,开市者不足三成,市面颇显萧条…”
意料之中。
铁血手段必然伴隨阵痛,朱明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非常之时,顾不得许多,命顺天府张贴安民告示,言明只惩奸商,守法经营绝不波及。”
“再从京营中调出一波士兵,同五城兵马司加强巡防,严打趁乱劫掠者。”
“老奴遵旨!”
“募兵之事……”说到此处,王承恩的声音陡然拔高,“皇爷,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朱明目光一凝:“讲!”
“自皇爷在刑场…龙体有恙。”王承恩谨慎地避开了“遇刺”二字。
“英国公张世泽、駙马都尉巩永固、王家彦王侍郎等奉旨继续募兵。”
“短短两日,仅京城之內駙马爷便招得精壮一万五千余人,英国公等人在京畿流民及周边州县,又募得六千余眾,合计两万一千余人。”
“只不过因招募人数太多,这两万一千人的身份暂未全部核查。”
两万一千人?
饶是朱明心志坚如铁石,此刻也不禁瞳孔微缩。
这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要知道他设定的募兵標准极高,身家清白、身强力壮、敢效死命。
在人心惶惶的北京城,在闯王大军压境的阴影下,两天招到两万多人?
这简直是个奇蹟!
“如何…如此之速?”朱明的声音带著一丝探究。
“皇爷圣明烛照。”王承恩激动得声音发颤。
“其一,全赖皇爷刑场之上天威浩荡,诛国贼、焚地契、立『永佃』、设『平准』、补军餉、字字入民心。”
“百姓尤其是那些失了田地的流民,那些人被贪官污吏盘剥得活不下去了,是真把皇爷当成了救星。”
他喘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后怕与庆幸交织的复杂光芒:“其二,却是那帮该死的建虏帮了大忙。”
“哦?”朱明眉峰一挑。
“刑场之上,建虏那伙人假扮闯贼杀人放火,製造混乱,虽未伤及皇爷天顏,却…却当场造成了一百三十七名无辜百姓死去,伤者逾三百之眾。”
“此事已传遍京城,百姓皆言闯贼凶残暴虐,尚未破城便如此滥杀,若真让其进了北京,岂不要屠城灭种?”
“因而百姓恐惧之心遍及全城!”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激昂:“恰在此时,朝廷募兵令出:餉厚,有田,敢拼命就有活路,更有皇爷金口玉言绝不拖欠军餉。”
“两相对比之下,那些怕被闯贼屠戮的青壮,那些想给惨死亲人报仇的汉子,那些想搏个前程、给家里挣几亩活命田的流民可不就都涌到募兵点去了。”
“英国公说:好些人是咬著牙、红著眼来报名的,言道与其等闯贼来杀,不如跟著皇上,杀出一条血路,挣个活命立身的根本。”
朱明靠在柔软的引枕上,望著头顶明黄帐幔上繁复的龙纹,久久无语。
歷史的弔诡与讽刺,莫过於此。
敌人的疯狂刺杀,製造的恐怖与血仇竟阴差阳错地成了他凝聚人心、扩充军力的最强催化剂。
这究竟是幸运,还是莫大的悲哀?
他心中那点因穿越者先知而生的优越感,在这一刻被现实击得粉碎。
大明这盘棋,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万劫不復。
“新兵可有兵械?”朱明收束心神,问出关键。
王承恩略作思考,便道:“刀枪矛头尚能支应,武库旧存,加上抄没勛贵府邸所得,再紧急赶製一批,还略有超出。”
“只是甲冑奇缺,正如奴婢方才所言。”
接著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补充道:“还有新兵骤然聚集,营房、御寒被服、口粮压力亦是极大,这两日天寒已有数百新兵冻伤了手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