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举荐官员(2/2)

如吏部尚书李遇知,左副都御史李邦耀,新乐侯刘炳文等。

空气中瀰漫著一种无形的压力,比这冬日的寒风更加刺骨。

这些大臣们亲眼目睹了成国公朱纯臣、首辅陈演等人的覆灭。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皇帝的手段已非“酷烈”二字可以形容。

此刻被急召至此,无人知晓等待自己的是雷霆还是雨露,因此这些人心中无不惴惴。

“皇上驾到。”

隨著王承恩尖利的通传,朱明一身玄色常服,步履沉稳地出现在平台之上。

他没有坐龙椅而是直接走到平台边缘,面对著下方肃立的群臣。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脸,在张世泽微垂的脸上略作停留,又在范景文疲惫的面容上顿了一顿。

史书的记载里,这些人可以算得上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忠臣。

基本都在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时,殉国而亡。

其中一些重臣和勛贵甚至带著全家数十口人一起自杀殉国。

“诸位爱卿。”

朱明开门见山,没有一句废话:

“今日召诸位前来,非为虚礼,只是国事维艰,朕需要臂膀。”

“詔狱已满,三法司瘫痪,六部衙门空位近半,可大明不能停转,每停转一刻便是给流寇、给建虏多一刻喘息之机,便是对天下万民多一刻的辜负。”

听闻此言,群臣心头一震。

张世泽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范景文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热切的光芒。

李邦华紧抿的嘴唇鬆开,似乎想说什么。

“所以朕给你们一个任务,一个关乎社稷存续的重任。”

他目光再次扫视眾人:

“一日之內,给朕举荐人才填补各部、各寺、各院、各道空缺。”

隨后朱明竖起三根手指:

“其一,忠诚;对大明江山社稷、对朕的忠诚是第一位的,贪生怕死、首鼠两端者,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朕不用。”

“其二,能力;通实务,晓民情,能做事,不是那些只会清谈误国、吟风弄月的酸腐文人。”

“其三,出身;优先举荐那些家世清白、出身底层、深知民间疾苦的官员。”

“朕需要那些在夹缝中挣扎求存却依旧保留著良知和才干的人,朕要的是能扎根於泥土的栋樑,不是长在朽木上的毒菇”

他顿了顿,声音带著一种洞察世情的冷酷:

“朕知道,朝堂之上盘根错节,你们举荐的人或许会得罪某些人,触动某些利益。”

“但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凡举荐之人於国於民有功者,朕记其功,凡因举荐而遭攻訐、构陷者,朕就是他的后盾,反之…”

朱明的目光陡然转厉。

“若有人藉此机会,结党营私,安插亲信庸才,以私废公…魏藻德等人下场便是前车之鑑,勿谓言之不预。”

隨著朱明的话音落下,平台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寒风呼啸著穿过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