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军械改良(2/2)

“三、著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国强征京营在册逃兵,凡三日內至通州新设『军器营造司』报到者,既往不咎。”

“让他们编入工徒营以工抵罪,按日发放军餉,两班轮作,昼夜不息,敢有隱匿、抗拒者,以逃兵论处,全家连坐。”

“四、著顺天府尹於流民聚集处设点招募健壮流民,凡愿入军工协作营者管吃住,日给粮一升,钱十文,从事矿石搬运、焦炭烧制、甲片打磨、木柄製作等粗笨活计。”

“五、著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即日赶赴丰臺南郊东铁匠营,宣旨:凡营中铁匠户无论大小,无论官私,一律编入军工协作营。”

“由朝廷统一配给上等铁料、焦炭,统一制式规格,按打造合格刀枪、甲片之数量按件计酬。”

“工价从优,现银结算,敢有囤积居奇、以次充好、消极怠工者严惩不贷。”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疾风骤雨,砸向军工生產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从原料到匠人,从管理到激励,环环相扣。

尤其那“按件计酬”、“现银结算”,若能实现,必定激起工匠的精神。

隨后朱明抽出几张宣纸,迅速勾勒出几幅简图。

“巩卿。”他將草图递给巩永固。

“此乃朕对现有军器改良之简图,需速交可靠大匠研习,务必儘快制出样品。”

巩永固接过图纸,定睛一看,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制式长枪:简化枪头,摒弃繁复饰,採用尖锐三稜锥形,强调穿透力,枪桿统一为白蜡木,长度、粗细规格化。

最关键的是枪头与枪桿连接处標註了一个古怪的“榫卯套筒”结构,旁註“铸模一体成型,套接后铆死”。

铁复合甲:摒弃传统札甲、鳞甲复杂耗时的编缀,改为大块长方形或弧形熟铁甲片,內衬厚实布。

关键在甲片边缘標註了“衝压预留孔洞”,用皮条或铆钉固定在布衬底上,图纸旁还画了一个简单的“衝压模具”示意图。

圆盾:木胎蒙皮,中心加铁护腕,最大革新在於边缘標註了“包铁箍,一次铸造成型,旁边同样画了个圆形带凹槽的铸铁模具图。

朱明对武器方面,已不仅仅是改良。

他这是要將武器盔甲的生產从依赖老师傅个人手艺的製作,强行推向標准化、模具化、流水化的粗放生產。

当然这种方式会牺牲部分精良,但却能换取海量的数量,以最快的速度,武装起一支能战的军队。

“皇上,这…这模具浇铸…”巩永固身为勛贵,对匠作之事也略知一二。

“铁水浇入模具,冷却收缩,尺寸、强度恐难精准控制,恐良品率…”

“顾不了那么多了。”朱明断然挥手。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先解决有无,再求精良,告诉那些大匠,模具用最好的佛郎机炮閂钢来做。”

“记住要进行反覆试验,十件里能成五件堪用的就是成功,总好过让新兵赤手空拳上阵。”

接著他目光扫过御案上铁料等军需物资的库存清单,眼中寒光一闪:

“至於原料,有些人以为囤积居奇就能卡住朕的脖子?王承恩。”

“老奴在。”

“传旨李若璉,著他给朕查查这北京城里有哪些聪明的商户,在最近粮价飞涨、朝廷急需铁炭硝磺之际,还在大肆囤积粮食、、铁料、煤炭、硝石。”

“特別是那些与晋商,与朝廷官员有勾连,且背景深厚的大户,查实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