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心思縝密(1/2)
子时初,乾清宫西暖阁內烛火通明。
朱明坐在御案后,手指敲击著一份刚从西苑校场送来的简报。
此时一小太监轻启隔扇门:“陛下,駙马都尉巩永固在殿外候见。”
“宣。”
不久,巩永固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依旧穿著那身沾染了尘土的麒麟补服,玄色大氅的下摆甚至能看到几点已经乾涸发黑的血跡。
他大步走入暖阁,单膝跪地:“臣巩永固,叩见陛下。”
“起来,赐座。”朱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右掖营之事,如何了?”
巩永固並未起身,依旧保持著半跪的姿態。
“回陛下,乱军已平。”
“首恶郭亮、陈嘉謨、薛禄三人及其心腹家將五十七人,当场伏诛,首级已悬於右掖营辕门示眾。”
“主谋之一抚寧侯朱国弼之子朱志鑫参与密谋,事发之后已潜逃回家,臣已派兵围了抚寧侯府,只待陛下旨意。
“另有胁从乱兵五百二十一人,持械衝击中军者一百零七人,杖三十,枷號三日,发往西山煤窑苦役。”
“余者四百一十四人,鞭三十,戴罪留营观效,五军营现已肃清,各营將佐士卒皆奉令而行,无敢擅动者。”
他语速平缓,条理清晰,將一场血腥的兵变匯报得如同处理了一桩寻常营务。
朱明静静地听著,接著他的目光落在巩永固沉静如水的脸庞。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不断盘旋!
为何巩永固前几日只抓了些小鱼小虾,对那些盘踞营中的勛贵子弟却按兵不动?
为何他裁军的风声放得如此精准,引得那些“关係户”和被裁汰者人人自危?
“駙马。”
朱明缓缓开口,声音带著一丝探究:
“郭亮、陈嘉謨、薛禄这几人…你早知其必反?”
巩永固没有抬头,只是坦然道:“回陛下,臣非能未卜先知。”
“然臣深知京营积弊百年,勛贵盘根错节犹如附骨之疽,若贸然铲其主干,必遭疯狂反噬,届时营盘动摇,非社稷之福。”
“故臣前日只剪其羽翼,查空餉,汰老弱,动其根基之利。”
他顿了顿,抬起头,迎向皇帝的目光:
“然利断则心乱,心乱则行险。”
“郭亮等人骄横跋扈,视营伍为私產,骤然失其利源如同剜心,他们必不甘坐以待毙。”
“煽动被裁汰之兵,製造营啸,乱中取利,甚至…弒將夺权,此乃其唯一生路,亦是其唯一死路。”
“臣只需静待其动,以逸待劳,便可名正言顺,犁庭扫穴。”
听闻此言,朱明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好一个“静待其动,名正言顺”。
巩永固哪里是惧怕反扑?
他分明是算准了这些勛贵子弟在利益被触动后必然会狗急跳墙。
他故意营造压力,逼著对方鋌而走险,跳进他早已布置好的天罗地网。
如此一来,剷除这些毒瘤不仅师出有名,更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彻底的清洗。
连带著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因这“勾结乱兵,图谋弒將”的滔天大罪被钉在耻辱柱上,再无翻身可能。
一箭三雕!
剷除军中巨蠹,震慑残余势力,瓦解勛贵根基。
这份心机,这份隱忍,这份对人性贪婪与恐惧的把握,堪称变態。
朱明凝视著巩永固,他第一次认识到在这个时代,在这权力漩涡的中心。
那些真正有雄心、有能力的人是何等可怕。
他们洞悉规则,善用规则,甚至创造规则,將人心当作棋子,在不动声色间翻云覆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