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道路艰难(1/2)
朱明似乎並未察觉脚边的异状,依旧专注地写著圣旨,脸上甚至还带著一丝“温和”的笑意。
只是那笑意落在吴襄的眼中却如同九幽恶魔的狞笑。
“吴卿?”
朱明仿佛才注意到吴襄的失態,抬起头关切地问道:“可是笔不好用,王承恩给吴总兵换支上好的湖笔来。”
“不…不用,臣…臣一时手滑…”
吴襄强忍著巨大的恐惧,几乎是扑到地上,手忙脚乱地將那几页散落的密信捡起,叠好。
並双手奉还御案,只是此时他的指尖冰凉,抖得厉害。
“臣…臣失仪,请陛下恕罪。”
朱明隨意地瞥了一眼那叠密信,仿佛只是几页无关紧要的废纸,隨手將它们扫到御案一角堆积如山的卷宗里。
隨后他温和地笑道:“无妨,吴卿继续写吧,告诉三桂,朕等著他。”
吴襄如同木偶般回到书案前,重新拿起笔。
然而那笔却重若千钧,手抖得根本无法落字。
宣纸上那团刺目的墨跡,如同一个不祥的污点烙印在他心头。
刚才的激动、狂喜、对伯爵之位的憧憬,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致命发现击得粉碎。
皇帝的笑容,此刻在他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危险。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控制住颤抖的手腕,在那封家书上一字一顿无比艰难地写下:
“…吾儿三桂:皇恩浩荡,赐爵定西,世袭罔替,加恩甚重,拨军餉八十万两,粮秣十万石,命汝速领精兵两万,轻装简从,十日內抵京勤王。”
“此乃我吴家存续之机,务必…剋期而至,不得有误,途中若有任何变故,当以圣命为第一要务,父字…”
每一个字,都像是蘸著心头血写就,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
---
吴襄几乎是踉蹌著走出了东华门,刺骨的寒风穿透了官袍,让他打了个寒颤。
皇帝亲笔的圣旨、封赏伯爵的金册、八十万两军餉和十万石粮秣的拨付文书、以及那身象徵著无上荣耀的伯爵冠服…
这些沉甸甸的“恩赏”,被几名沉默的净军士兵捧著,跟隨在他身后。
这本该是光宗耀祖、风光无限的时刻,吴襄却只觉得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顺畅,??????????????????.??????任你读 】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向那在暮色中愈发显得巍峨森严的宫闕。
朱明最后那温和却深不见底的笑容,御案一角那几页密信,在他脑海中反覆闪现。
“君疑臣,则臣必死…洪亨九,你这老匹夫…害人不浅啊!”
吴襄在心中无声地嘶吼,充满了怨毒和后怕。
今日皇帝的重赏与其说是恩宠,不如说是一道裹著金箔的催命符。
八十万军餉是买命钱,伯爵之位是悬颅爵,十日的期限更是勒在吴家脖子上的绞索。
吴襄毫不怀疑,如果三桂稍有迟疑或者未能按时抵达…等待吴家的將是比魏藻德、周奎等人更加酷烈百倍的下场。
皇帝连自己的岳父、朝堂重臣都能说杀就杀,抄家灭门如同碾死螻蚁,何况他一个远在辽东的將门。
“快,回府。”吴襄的声音嘶哑而急迫。
……
半个时辰后,吴襄的书房。
“立刻动用最快的渠道,把信送到寧远,送到三桂手上,告诉他…告诉他…”
吴襄猛地顿住,看著身边隨从惊疑不定的眼神:
“告诉他皇恩浩荡,务剋期而至,不得有误,吴家满门荣辱皆繫於他一身了。”
隨从被老爷从未有过的失態和眼中那深切的恐惧嚇住了,连忙应声。
接过那封重若千钧的家书,翻身上马,一鞭狠狠抽下。
战马吃痛,长嘶一声,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入京师的沉沉暮色之中,迅速远去。
望著那消失在长街尽头的快马,又回头看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
一种无力感和深入骨髓的寒意將吴襄彻底淹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