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远道而来(1/2)

暮色渐沉,终南山古道黄尘漫捲。

一支队伍迤邐而行,三十余蒙古游骑呈纺锤形散开,弯刀映著残阳,箭囊隨著马蹄轻颤。

这些草原狼骑目光如电,不断扫视著两侧险峻山势。

队伍中央是一顶黄顶法轿,十余名密宗喇嘛身披絳红袈裟,手持鎏金转经筒,围绕在法轿四周。

在这肃杀之阵中,却有三道倩影格外夺目。

当先那名女子一袭杏黄道袍,约莫二十七八年纪。

玉面寒霜,凤目含威,腰间玄铁拂尘隨著步伐轻摆。

左侧跟著个十一二岁的绿衣少女,杏眼灵动,腰间银鞭如灵蛇盘绕,时不时好奇地打量四周。

右侧是个二十出头的黄衣道姑,面容姣好,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媚態,与居中女子的冷傲恰成对比。

更奇的是,三人身侧竟跟著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道士。

一袭乾净利落的灰布道袍,背负长剑,眉宇间却凝著不符年纪的老成。

他始终与三位女子保持著一马距离,既不离得太远,也不凑得太近。

-----------------

山门前的古松下,王志谨与刘志恆並肩而立,衣袂在山风吹拂下中猎猎作响。

“不想我教暗哨竟放到三十里外。“刘志恆捻著鬍鬚轻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王志谨目光如炬,凝视著蜿蜒的山道:“早晚要和这些蒙古人在战场决胜负,提前適应也好,人会死的少些...“

他忽然压低声音,“况且...师兄的宏图大业,正要借这番磨礪来锤炼教眾。“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刘志恆闻言,不由想起几人升任三宫首座的那夜,掌教师兄在重阳內殿与他们的密谈。

烛影摇红间,朱厚熜以茶代酒,在案几上勾勒出的惊天谋划——要在这乱世中,建立一个道统凌驾皇权之上的王朝。

从此改变家天下的格局,每一任皇帝都由全真教指定產生。

届时端坐在龙椅上那位天下至尊,须得跪在重阳宫前,从掌教真人手中接过传国玉璽...

所谓君权天授,全真教就是悬於眾生头顶之上的那片天!

想到此处,刘志恆忽觉掌心沁汗。

转头看向身侧的王志谨,但见这位素来沉稳的师兄,此刻竟连道袍都在微微颤动,显是心潮难平。

“师兄...“刘志恆刚欲开口,忽见王志谨抬手止住。

这位玉清宫首座的目光越过山门,投向云深不知处的临未峰,轻声道:

“自那夜起,贫道便立誓,此生定要亲眼见证师兄描绘的太平盛世。“

暮色中,一队飞鸟掠过重阳宫金顶。

远处尘烟渐近,马蹄声已清晰可闻,两位道长不约而同地整了整衣冠。

-----------------

此时,蒙古人也看到了站在山脚林边的王志谨一行,队伍突然一滯。

但见烟尘中飞出一骑,马蹄踏碎山间落叶,转眼便至二人三丈开外。

“吁——“那骑士猛勒韁绳,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虚踏数下。

待尘埃稍定,露出个身著锦袍的汉子,面白无须,倒是一口地道的陕北口音:“前面可是全真教的仙长?“

王志谨长眉一扬,声若洪钟:“贫道正是全真王志谨。尔等何人,来我终南山有何贵干?“

那汉子在马上抱拳,袖口金线绣著的云纹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回稟仙长,此乃大蒙古国师金轮法王座驾。

法王久闻长春真人道法玄妙,特来终南山拜会。“

说著从怀中取出一封泥金拜帖,“这是国师亲笔所书的拜帖,还请仙长过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