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侯亮平要来了(2/2)

这个时代的確如此。

哪怕就是京州市也是这样,京州市目前只有一个新区,就是京州市高新技术產业区。

但这种事情到了十几年之后就正常了。

大部分的省会那都是国家级的经开区、国家级的高新区並立,甚至还会有什么先导区、试验区、某某新区之类的东西出现。

高逸说道:“市长,如今是吕州歷史性发展的时刻。没有说一个地市只能有经开区就不能有高新区。俗话说得好,法无禁止即可。站在吕州的角度,多搞一个高新区,这算什么?省里也好,国家也好,都没有说不能干吧。”

李达康连连点头,猛地一拍沙发,道:“说得好,法无禁止即可。既然没有明確的规定,那就干!”

他也有些激动,他想得更多一些。如今大家都没有回过神来,但以后,这种事情恐怕就不好搞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吕州先抢占先机,等到有明文规定不能做了。吕州还是占便宜的。”

高逸继续说:“市长,至於企业改制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万福镇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船小好调头。再说了,真正改制的其实只有液压设备厂。

建材厂和水泥厂都是新建的。之所以如此红火,吃的就是改开的红利。经济要发展,建设自然就会跟上。可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

“您应该也知道。万福镇那边,尤其是建材厂和水泥厂厂区附近。整个山上都是灰濛濛的一片。车子从那边路过,雨天是一个个的坑,晴天是一路的灰尘。”

“市里面的企业,都是轻工业为主。为数不多的,比如化肥厂、农药厂这些都没有技术优势。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而且,都是大厂,人员复杂、牵扯到了下岗、买断、医保社保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目前市里没有什么钱,也没有恰当的机会。还不如不动。

我觉得不如依託吕高电器和诺亚公司,瞄准了电器製造、服装產业和高科技企业。將高新区打造成为一个以通讯、晶片、电子为主的科技產业基地。”

李达康听完高逸的话,也很兴奋,如醍醐灌顶一般,思路也隨之开阔起来,脸上很是激动,道:“好啊。小高你的想法果然不错。就这么办。我会儘快让人拿出方案出来。到时候,你可要不吝赐教。”

高逸笑著点头:“市长,您言重了,都是为了吕州的发展,我自然是言无不尽。”

市里主要瞄准这个方向,这对林南县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光靠自己还是不太行,形成不了规模和集群。但有了市里的参与。对林南工业园来说,那就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说完了这个,李达康突然说道:“对了,侯亮平要去万福镇任职了,你知道吗?”

高逸点了点头,说:“听说过一些。早一个月前就说要来了。”

李达康笑了笑:“一方面是田书记要走,另外,他们六月底才正式毕业,所以也就拖著了。我可听说了。梁书记原本是安排去公安厅的,结果人家自己主动要求来基层。而且主动要求来吕州工作,就安排去了万福镇。小高,你们之间的一些事情我也听说了。这个侯亮平,怕是来者不善啊。”

“不过,你也不要过於担心。只要是为了发展,我是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