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信心(2/2)

七月十二日上午,北京饭店的会议室內茶香。

在霍生的精心安排下,一场看似隨意却意义深远的会谈正在进行。围坐在茶几旁的是轻工业部下属食品工业局的几位负责同志,为首的是副局长李振华。

“陈先生对內地市场的远见,让我们很受启发。“李振华操著一口略带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语气温和却透看谨慎,“不过,外资品牌要进入內地市场,还需要考虑很多实际情况。“

陈耀豪端起茶杯,姿態谦和:“李局长说得对。这正是我想请教各位的一一像红牛这样的功能性饮料,该如何更好地为內地消费者服务?“

他特意用了“服务“而不是“销售“,这个细微的措辞让在座的干部们微微点头。

食品工业局的技术处长接过话头:“目前內地饮料市场以汽水和传统凉茶为主。陈先生说的功能性饮料,確实是个新概念。不过,我们要考虑普通群眾的消费能力。“

“其实在香港,我们也在不断调整配方。“陈耀豪示意助手取出几份文件,“比如针对內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我们已经在研发低版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在未来实现本土化生產,这样才能真正惠及內地群眾。“

“本土化生產?“李振华来了兴趣,“陈先生能具体说说吗?“

陈耀豪从容不迫地展开一份规划书:“我们初步考虑与內地现有的饮料厂合作,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由我们提供浓缩液和生產工艺,內地工厂负责生產和销售。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能带动本地產业发展,还能创造就业机会。“

这个方案显然打动了在座的官员。轻工业部的同志们交换看眼神,李振华的手指在规划书上轻轻敲击:“这个思路很有建设性。既引进了先进技术,又兼顾了国情。不过,具体实施还需要深入研究。“

“我们完全理解。“陈耀豪適时递上一份邀请函,“下个月,我们將在香港举办一个食品饮料技术交流会,不知各位领导能否拨参加?届时我们还可以参观红牛的生產线。“

霍生在一旁帮腔:“这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陈先生在东南亚市场有很多成功经验特別是他在泰国建的工厂,带动了整个產业链的发展,值得借鑑。“

会谈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李振华特意多留了片刻,他握看陈耀豪的手,语气诚恳:“陈先生,您提出的合作模式很有创意。不过要提醒您,內地的情况比较特殊,建议先从试点开始,步子不要太快。“

“谢谢李局长的指点。“陈耀豪会意地点头,“我们计划先在广东找一个合適的合作伙伴,小规模试生產,积累经验后再考虑扩大规模。“

“广东是个不错的选择。“李振华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特別是深圳,最近有不少新政策。你们可以去看看。“

送走轻工业部的同志后,霍生对陈耀豪说:“你今天的表现很好,既展现了诚意,又把握了分寸。李局长最后那句话,是个重要信號。“

“这都是霍生您指点得好。“陈耀豪谦逊地说,“不过,我感觉到內地正在酝酿重大变革。今天李局长特意提到深圳,恐怕不是偶然。“

霍生頜首:“你的感觉很准。所以现在布局,正是时候。记住,在內地做生意,既要看得准,更要走得稳。“

当晚,陈耀豪在房间里口述了一份备忘录:

“一、立即启动红牛配方本土化研发,重点开发適合內地口味的產品;

二、著手调研广东地区的饮料生產企业,重点关注深圳的特区政策;

三、筹备香港技术交流会,重点邀请轻工业系统和广东方面的代表;

四、考虑在深圳设立办事处,跟进特区建设进展。“

放下笔,他站在窗前,望看长安街上的点点灯火。这一次北上之行,收穫远超预期。

从教育到轻工,他正在一步步打开內地市场的大门。而在香港,一个更加庞大的商业版图,正在他的谋划中徐徐展开。

京城饭店,深夜。

陈耀豪刚刚结束与轻工业部官员的晚宴回到房间,就接到了张志强的紧急电话。

“陈生,情况不妙。”张志强的声音透著焦虑,匯报他遇到的问题。

陈耀豪走到窗前,望著长安街稀疏的车流,语气平静地说道:“是有人使坏。”

“我也这么认为。而且还有个坏消息,九龙仓的股价这两天异常波动,据说怡和已经开始反击。廉辉说,滙丰突然对长江公司施压,李家成现在应该也很头疼。”

陈耀豪沉默片刻,嘴角却泛起一丝冷笑:“好一个李家成,在我北上期间搞这些小动作。他这是想让我首尾不能相顾啊。”

他沉思片刻,果断下达指令:“志强,你做好三件事:第一,立即聘请香港最好的环保顾问公司,重新做一份详尽的环境评估报告,要做得比政府標准还要严格;第二,主动联繫劳工处,邀请他们来工地检查,把所有待遇標准都透明化;第三,联繫与我们关係好的媒体,做一系列正面报导,重点突出我们为改善民生做的贡献。”

“明白。那九龙仓那边....”

“让廉辉继续盯著,但不要轻举妄动。“陈耀豪看了看手錶,“我明天就回香江。记住,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化解危机。李家成想让我们自乱阵脚,我们偏要稳扎稳打。“

“可是陈生,如果李家成和怡和正式开战,我们要站在哪一边?“

陈耀豪轻笑一声:“为什么要选边站?记住,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机会,而不是选边站队。“

掛断电话后,陈耀豪在房间里步沉思。李家成的这一系列动作,既是对他抢走天水围项自的报復,也是想在他北上期间搅乱局势。但李家成恐怕不会想到,陈耀豪在bj的布局,已经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局面。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荣耀科技张年华的號码:“年华,立即启动b计划。我要在一个月內看到《太空入侵者》的试玩版,另外,隨身听的研发进度要加快。“

窗外,东方既白。新的一天即將开始,陈耀豪知道,回到香港后,他將面临一场多线作战的硬仗。但此刻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从容。

因为他的棋盘,已经不再局限於香港这一隅之地。北上的经歷让他明白,真正的商界梟雄,要懂得在更大的格局中落子布局。而现在,他正在同时下著三盘棋:香港的地產爭霸、科技產业的未来布局,以及內地市场的开拓。

这三盘棋相互关联,彼此呼应。香港是他的根基,科技是他的未来,內地则是他实现宏图的关键。李家成或许能在香港给他製造一些麻烦,但已经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晨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陈耀豪整理好西装,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在他的计划表上,今天还要会见计委的同志,明天就要返回香港。

时间紧迫,但他相信,自己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香港的商战,还是內地的开拓,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书写属於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