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震撼豪门圈(1/2)
第159章 震撼豪门圈
陈耀豪面对这个直刺核心的提问,脸上並未露出丝毫意外或慌乱。
他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全场焦点。
只见他微微一笑,身体略微前倾,双手轻轻按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疑问和急切的脸庞。
“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非常敏锐。”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商业世界的合作,从来都是基於市场规则、战略契合与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
和记黄埔能够贏得滙丰银行的信赖,接手华人行这一重要项目,凭藉的是我们集团雄厚的实力、卓越的过往业绩以及对未来香港发展的坚定承诺。”
他巧妙地將“之前的合作”定义为一种“市场选择”,而非既成事实或固有权利。
“至於具体的商业细节,涉及多方协议,恕我不便在此详尽披露。”他话锋一转,既避开了直接比较长江实业的尖锐问题,又將此次交易抬到了“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层面。
“但我可以明確告知各位的是,此次交易完全合法、合规,並且得到了所有相关方的一致认可和推进。
滙丰银行的支持,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方案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正面否认长江实业此前与项自的关联,却文暗示“所有相关方”都已认可现状,轻描淡写地將可能存在的过往瓜葛一笔带过,同时不断强调滙丰银行的背书,以此来压制所有潜在的质疑。
然而,就在记者们还在咀嚼他这番话的深意,思考如何追问“相关方是否包括长江公司”时,发布会现场侧门突然打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只见滙丰银行大班沈弼,在几位高管的簇拥下,面带微笑,步履从容地径直走向主席台!
这一幕,让原本就震惊的会场彻底沸腾了!
沈弼的突然现身,其象徵意义远胜千言万语。
他无需任何发言,本身的存在就是对陈耀豪刚才所有言论最强大,最直接的背书。
记者们的相机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闪光灯连成一片白昼,疯狂捕捉著这意想不到的场景。
沈弼走到台前,与起身相迎的陈耀豪热情地握手,两人並肩站立,面向媒体,脸上都带著胜利者和合作者的从容微笑。
“沈弼先生刚好路过,得知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发布会,特意上来表示支持。”陈耀豪笑著向眾人解释,但这个理由显然无人相信。
这分明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巧合”,一场做给全香港看的“秀”!
沈弼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用略带口音但清晰无比的粤语说道:“我仅代表滙丰银行,完全赞同陈耀豪先生刚才的宣布。
滙丰对於和记黄埔的管理能力与发展vision(愿景)充满信心。
將华人行交予和记黄埔,是基於商业考量的最佳决定,必將为香港带来一座全新的、世界级的地標建筑。我们期待此次合作圆满成功。”
滙丰大班的亲自定调,一锤定音。
所有的疑问,所有的猜测,在沈弼现身的那一刻起,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事实胜於雄辩,权力结构的转移,有时就在一场看似平常的记者会上,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公之於眾。
台下,记者们飞快地记录著,心中已然明了:香江的商业格局,从这一刻起,恐怕要迎来一场新的风浪了。
而远在另一端,或许正透过媒体密切关注著这一切的李家成,看到沈弼亲自现身站台这一幕时,脸色想必会更加阴沉,滙丰的意志,已表达得如此清晰无误,这已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取捨,更是一次公开的姿態展示。
陈耀豪与沈弼再次握手,笑容满面。
台下闪光灯再次疯狂闪烁,记录下这註定要登上明日所有报纸头版的、极具衝击力的画面,二记者会刚一结束,这场震动香江商界的消息便以惊人的速度,通过电话、传真和口耳相传,迅速抵达了各路商界大亨的耳中。
环球大厦,顶层办公室。
包船王正凝神审阅著桌上厚厚的航运报表,眉头微。
行业寒流的徵兆已愈发明显,让他不得不未雨绸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略显急促地推开,他的女婿兼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吴光政未经秘书通报便快步走了进来。
“光政?”包船王抬起头,表情略显严肃的问道:“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风风火火?”
他素来强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吴光政作为他选定的接班人,如此沉不住气,令他心中微微不悦。
吴光政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態,深吸一口气,迅速平復了情绪,但语气仍难掩惊异:“爹地,刚刚收到的消息。
和记黄埔紧急召开记者会,梁宏代表集团对外宣布,他们已经从滙丰银行手中,拿到了华人行大厦的全部股权!”
包船王握著钢笔的手微微一顿。
吴光政紧接著拋出了更具衝击力的信息:“而且,记者会中途,滙丰大班沈弼先生亲自现身,为和记黄埔站台背书,態度非常明確。”
“是吗?”包船王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之前的些许不满已被巨大的兴趣所取代。
他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皮椅背上,沉吟片刻,缓缓道:“沈弼亲自出场这分量可不一般。看样子,我们所有人都要重新审视这位陈耀豪了。”
他心中暗自思付,即便是他自己,也未必能有如此大的牌面,让滙丰大班在如此敏感的交易中亲自下场力挺。
这个陈耀豪,究竟给沈弼灌了什么迷魂汤,又或者,他拿出了怎样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是的。”吴光政不禁感慨道:“这个从城寨出来的-呢,这位陈先生,確实极不简单。”
他及时收住了那个带有轻视意味的旧称。
“光政。”包船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立刻出言提点,语气严厉了几分。
“往后在任何场合,切不可再提旧事。今时不同往日,这种话不仅失礼,更会平白树敌,於我们毫无益处。”
“是,爹地批评的是,我记住了。”吴光政立即虚心受教。
包船王的指尖轻轻敲击著桌面,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眼下航运业利润越来越薄,风险却与日俱增。
我们也是时候认真考虑,为集团开闢新的航向了。”
他年事渐高,心中所虑,更是要为家族打下更稳固的基业,让后代子孙能有所依靠,而波动巨大的航运业显然並非最佳选择。
吴光政试探著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將重心转向岸上,发展房地產这类固定產业?”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包船王肯定道:“不动產才是根基。以后你在香港,要多留心这方面的机会,看看有没有合適的优质地產或者项目,可以纳入我们未来的版图。”
“好的,爹地。我会密切关注。”吴光政郑重点头,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包船王挥了挥手,吴光政便悄然退出了办公室。
房间內重归寧静,但包船王的心潮却难以平静。
窗外是熟悉的维多利亚港,但海面上的船来船往,似乎正预示著一个旧时代的渐行渐远。
而一个新的时代,正由像陈耀豪这样的新锐人物,以令人膛目的方式,强势开启。
新世界发展集团总部,郑裕彤的办公室里瀰漫著雪茄的淡淡香气。
这位以果敢著称的“鯊胆彤”刚刚放下电话,听完了关於和记黄埔记者会的完整匯报。
他面色凝重,目光扫过坐在对面、一副漫不经心模样的儿子郑家纯郑家纯刚从美国留学归来,一身时髦西装,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玩世不恭,每日流连於派对与赛马场,是港岛社交圈有名的公子。
“你看看人家陈耀豪!”郑裕彤终於开口,声音低沉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压迫感,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