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怡和置地的野心(1/2)
第137章 怡和置地的野心
康乐大厦,怡和置地总部。
这座傲立於香港岛中环康乐广场1號的摩天大楼,由加拿大建筑师木下一操刀设计,於1973年落成。
楼高52层,178.5米,它不仅俯视著香江,更是当时整个亚洲无可爭议的最高峰。
独特的扇圆形月洞门窗户是其醒目標誌,而大厦內更配备了亚洲速度最快的电梯与最大型的空调冷却系统,处处彰显著尖端与实力。
此刻,置地总经理鲍富达恭敬地敲响了集团大班纽壁坚办公室的大门。
“大班先生,您找我?”鲍富达的声音带著惯常的恭谨。
“嗯,坐。”纽壁坚的目光並未离开手中的文件,只隨意抬了抬下巴示意对面的座位,上位者的傲尽显无遗。
1975年的香港商界,怡和置地的併购战车正隆隆作响,所向披靡。
年初以来,通过一系列强势的换股操作,仁孚行与金门建筑这两大標誌性资產已相继被纳入其庞大的商业帝国版图。
这雷霆手段,甚至间接引发了后来震动市场的“陈青松购买金门大厦事件”,这一切尽在怡和的棋局之中。
鲍富达显然有备而来,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大班先生,我与戴伟思先生深入研判后认为,
下一步,我们必须將『中华煤气』这间本该属於我们英资的企业,重新夺回掌控!”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目標直指核心。
纽壁坚终於抬起了头,锐利的眼神扫过鲍富达:“具体说说?”
他简短的话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压。
鲍富达语速加快,带著一丝对华商掌控的不屑,说道:“中华煤气它最初本就属於我们会德丰一系的英资。
如今却被华商利铭泽侥倖掌控,且其持股仅区区34%!这正是我们夺回控制权的绝佳良机。”
他刻意强调了“侥倖”和“区区”,仿佛利氏家族只是暂时保管英资的財產。
纽壁坚微微頜首,他当然清楚中华煤气的价值:垄断全港的煤气供应命脉只是其一,旗下坐拥坚尼地城、北角、土瓜湾等核心地段的丰厚土地储备,加上源源不断的充沛现金流,简直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確实是个不容错过的目標。”纽壁坚抬头问道:“你的方案?”
鲍富达眼中闪炼看志在必得的眼神,说道:“除了大股东利铭泽,中华煤气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股东港灯!
他们持有10%的股权。而港灯,不仅我们怡和是其重要股东,其董事会上下,皆是我们的『自己人。
我计划联合港灯,双管齐下,一举拿下中华煤气!那些董事们很清楚,谁才是香港真正的主人,该站在哪一边。”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自身掌控力的绝对自信,仿佛港灯只是怡和手中一个听话的提线木偶,收购中华煤气如同探囊取物。
“港灯那边我们的掌控力,確保万无一失?”纽壁坚的语气带著一丝谨慎,但並非怀疑自身实力,而是不容许任何可能的闪失令怡和的威严受损。
如果出现鸡飞蛋打?那是对怡和力量的褻瀆。
“大班先生敬请放心!”鲍富达的保证掷地有声,匯报导:“我们对港灯的控制力坚如磐石。
至於董事会?
哼,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更清楚违背怡和意志的代价。绝对、毫无保留地支持我们入主中华煤气!此事,板上钉钉。”
他用最篤定的语气,描绘著一个在他看来必然实现的未来。
“好!”纽壁坚脸上终於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那是一种对猎物即將到手的掌控感。
“既然你如此有把握,那就放手去做。记住,怡和看上的东西,从来没有失手的道理。”
说完,他挥了挥手,带著一种主宰者的慵懒与篤定。
“是!大班先生!”鲍富达霍然起身,眼中燃烧著执行命令的狂热与即將建功立业的兴奋。
“必不负所托!”他转身大步离去,步伐间儘是怡和置地经理人特有的、脾香江的囂张气焰。
维港中心。
明亮的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
陈耀豪的办公室內,一场关於產业园区规划的办公碰头会正在进行。
火炭工业园区两栋厂房提前竣工,打乱了原有的部署。
原计划是將这两栋楼,全部交付给旗下子公司荣耀科技作为生產车间。
但近期“红牛”饮料项目的异军突起,促使陈耀豪必须重新调整资源配置。
“张经理,你先匯报一下產业园区的具体情况?”陈耀豪的目光投向负责產业园区建设的张年华,问道。
“好的,陈生。”张年华翻开文件夹,清晰匯报导:“目前竣工交付的是a栋和b栋,每栋楼宇的可用楼面面积均为200万平方尺(约合18.5万平方米)。按照原定规划,这两栋楼的容量足以容纳荣耀科技的全部生產线需求。”
“具体楼层功能安排呢?”陈耀豪追问,
“a栋的规划是:一层用作仓库;二至五层为游戏机生產车间;六层规划为家电仓储;七至九层作为家电生產车间:
十层则设计为办公区域,我们计划將荣耀科技的核心办公室迁入。b栋则主要划拨给荣耀风扇厂使用。”张年华简要说明了楼层分配方案。
这个安排逻辑清晰,但陈耀豪敏锐地察觉到其局限性一一它未能预见到產能扩张的需求,更未將新生的饮料业务纳入考量。
“规划需要调整。”陈耀豪果断拍板道:“a栋整体划拨给新成立的饮料企业使用。b栋则整合家电部门,將电视机、空气炸锅以及风扇的生產线集中安排在同一栋楼內。
至於游戏机业务,暂时维持现状,年底前再根据新厂房竣工情况搬迁。”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样调整,是为了给『红牛”项目快速落地腾出空间,同时优化家电生產的协同效应。”
“明白,陈生,我立刻按新方案执行。”张年华迅速记录下指令。
“另外。”陈耀豪继续发问道:“即使如此,年底园区还將有三栋新楼交付,届时会有空置。
你对这部分空间利用有何计划?”
“陈生,我的初步想法是优先招租给我们的核心供应商。”张年华早有准备,匯报导:“吸引他们入驻园区,形成產业聚集效应。对於搬迁过来的供应商,我们可以在零配件採购上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和便利,实现双贏。”
“这个思路可行,就这么办。”陈耀豪认可了这个方案,隨即转向负责饮料项目的徐智渊问道:“徐助理,红牛饮料在美国市场的口味测试,进展如何?”
近期,陈耀豪不仅在全球抢注了“红牛”饮料商標,还同步布局了“农夫山泉”饮用水和“今麦郎”方便麵品牌,並成立了相应的食品公司。
徐智渊立刻回应道:“美国团队经过多轮消费者盲测和市场反馈分析,目前筛选出三种接受度和评价最高的配方方案。”
“好,这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陈耀豪点点头,指示道:“下一步,你立刻安排拿著这三款优选配方,在香江本地以及东南亚几个重点市场(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同步测试。我们要確保產品口味在不同区域都具有竞爭力,摸清市场的真实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