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代狙击手(1/2)
第106章 第一代狙击手
梁宏离去后,陈耀豪隨即审阅了关於油麻地小轮的报告。
这家1923年由刘德谱財团创立的企业,凭藉专营权曾是香江渡轮市场的巨头。
经过数十年股权流转后,如今已是一家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的公眾上市公司。
其核心价值,远非表面亏损的渡轮业务,而在於深藏不露的码头、船厂等核心地段不动產。这些才是隨香江发展而潜力巨大的宝藏。
儘管主业亏损,作为关键公共运输服务商,它仍能持续提供宝贵的稳定现金流。
这正是陈耀豪投资组合中至关重要的“现金奶牛”,完美契合他追求长期稳定现金流的投资哲学。
更关键的是其垄断地位:作为香江唯一的汽车渡轮和危险品运输营办商,油麻地小轮握有区域定价权与独特市场壁垒。
陈耀豪深知垄断企业的竞爭优势,这正是他投资策略的主要方向。
同时,公司的市值长期低於其帐面现金价值,呈现出典型的“巴菲特式”价值注地。
信奉“低买高卖”的陈耀豪,视此低估值为绝佳入场点。
报告列明其拥有的四艘汽车渡轮、一艘客轮和一艘拖轮,未来亦是重要的战略资產。
陈耀豪放下文件,心中已有定论。
收购油麻地小轮,绝非单纯財务投资:它能带来稳定现金流与核心土地资源。
更能藉助其垄断地位,大幅提升他在香江地產与交通领域的影响力,为未来布局抢占先手。
不过此刻,他並未与梁宏討论此事。只因收购黄埔船坞才是当务之急,必须確保万无一失。
两人心照不宣,油麻地小轮的计划,暂且押后。
时间来到两天后。
梁宏就制定了行动方案,內容直截了当,核心就五个字:大力出奇蹟。
他主张趁股市低迷之际,由维港投资溢价20%发起对黄埔船坞股票的要约收购。
“你预估这次收购需要多少资金?”陈耀豪向梁宏问道。
梁宏迅速分析道:“黄埔船坞目前市值3.2亿港幣。我们已持有25.3%,扣除和记洋行持有的30%,理论上还需收购44.7%的流通股。
但实际操作中,再拿下25%即可实现绝对控股。因此,资金需求上限是1.7亿港幣(含20%溢价),下限则是0.96亿港幣。”
陈耀豪听完,眉头紧锁。这次行动终究有些冒进,资金准备显然不足。
满足最低標准问题不大,但触及上限则捉襟见肘。
箭在弦上,唯有迎难而上。
眼前最大的困难是,即便动用荣耀科技的全部现金储备,也仅能凑出1.2亿港幣。
而他最密切的银行关係则滙丰旗下的恒生银行,滙丰与和记洋行同属英资阵营,变数重重。
看来,自己的人脉网络还是太单薄了,必须拓宽银行渠道。
“这样。”陈耀豪想了想,说道:“如果我们只再收购23.7%,而不触发全面要约收购线呢?
“全面要约收购?”梁宏疑问並解释道:“陈生,收购及合併委员会虽然有这么一个提议,但还没有正式实行,我们可以不用遵守。”
“是吗?”陈耀豪恍然大悟道:“那我们就先收购至50%即可。”
“陈生的意思是我们先成为大股东,然后去掌控公司。”梁宏小心翼翼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