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朝阳日报》的反击(2/2)

东方报社。

马惜珍得意地晃著脑袋,说道:“哼!算他识相!再不收手,看他怎么死!”

马惜如则显得冷静许多,他抽著雪茄,说道:“他收手是必然的,但是,又开始费300万巨资送楼、送电器、送黄金,陈耀豪呢个扑街,真是钱多到烧手?”

他反覆咀嚼著这个新消息,眉头越皱越紧,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再次攫住了他,他可不认为对方会就此偃旗息鼓。

星岛报业。

胡仙放下电话,听著郑经翰的匯报,沉默良久。

她本以为公会决议能迫使《朝阳日报》暂时低调,没想到对方反手就拋出一个更惊人的“炸弹”。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用钱硬生生砸开市场的魄力,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真要玩得这么绝吗?”她喃喃自语,心中五味杂陈。

而对於普通市民而言,“《朝阳日报》要送楼”的消息,瞬间盖过了之前所有关於“变相降价”的爭议!

“听说了吗?《朝阳日报》要送楼啊!真的是送房子!”

“哇!四套?哪里的楼啊?多大啊?三百万?疯了吧!”

“怎么才有机会抽到啊?是不是买报纸就能抽?”

“当然啦!赶紧去买份《朝阳日报》看看怎么玩!”

茶餐厅、巴士站、写字楼电梯间,街头巷尾的议论焦点瞬间转移。

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什么行业规则、公会决议,都被普罗大眾拋到了脑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在那份墨香犹存的《朝阳日报》上,期待著它即將揭晓的、价值300万的“终极回馈”细则。

……

报纸之战暂时告一段落,成败在一个月后见真章。

同时,陈耀豪也提拨杜辰逸为维港文化副总经理,分管一报一刊。

这段时间钱如流水,在购买第一批戏院物业后,他又豪拋310万港幣购买四家小型戏院物业(中区两家,荃湾一家,九龙一家),准备组建金公主院线。

这次投资购买物业,陈耀豪总共费2000万港幣,以及日报之爭,他费700万港幣,3000万港幣现在已经见底。

幸好,这段时间以来,一报一刊给他赚回100万港幣的gg费。但流动资金也就400万港幣。

“咚…咚…咚…”

陈耀豪的思绪被敲门声打断。

“请进。”

助理梁宏与新任金公主院线负责人丁新荣一同走进办公室。

丁新荣原是邵氏院线的副经理,陈耀豪组建院线时,通过猎头重金將其挖角过来。

“院线的具体运营方案出来了吗?”陈耀豪开门见山。

“陈生,方案已擬定完毕,请您过目。”丁新荣恭敬地递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