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永远年轻的俱乐部(1/2)
“如果你还记得自己13岁时的脑洞,快来加入我们的“永远年轻俱乐部”!”
“职位1:外星通讯员。”
“职位2:摇滚科学课代表。”
“职位3:超级英雄摄影师。”
杜辰逸今天这份招聘gg让他过目不忘,也让他对这家名为维港文化公司的有了兴趣。
原来是《明报周刊》的一名编辑兼评论员,现在正辞职在家做一名自由撰稿人。
“外星通讯员应该是记者?”
“那这摇滚科学课代表应该叫编辑?”
杜辰逸对於这家出版社突然很感兴趣,他决定去尝试一下。
为了招聘到优秀团队,陈耀豪连续五天在《明报》、《东方日报》打gg。
当然,这么大手笔的gg招聘杂誌团队,当然很成功。
新的一周开始,陈耀豪早早就来到维港文化办公室。
目前公司共有五个部门:编辑部、发行部、gg部、行政部、財务部。
编辑目前有一个以杜辰逸为首的七人团队,发行部是於高明(高明佬)负责,李强(吹水强)暂时不好安排,就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
至於为什么会有行政部,主要是他以公司化办杂誌。
杂誌社的印刷进行外包,发行渠道也委託专业公司负责,小小的杂誌社,编辑部才是核心。
这一次,陈耀豪一次注入了200万港幣给维港文化,这个办杂誌成本绝对可以宣布“文人办报的死刑。”
要知道,三年后《天天日报》转让时,价格才160万港幣。
“老板,早晨!”
“老板,早晨!”
一群新员工见到陈耀豪走进会议室,纷纷和他打招呼。
“各位同仁。”陈耀豪坐在主位,没有拿任何讲稿,直接开口说道:“欢迎登上维港文化这艘新船。”
“我知道你们中有来自各大报社的资深编辑,也有刚毕业的年轻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继续说道:“但在这里,资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
“我们准备创刊《yes》杂誌,我们要以全港青少年、中学生为对象的刊物,口號为“全天候年轻人杂誌”。
“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工作,我可以告诉大家,在年底前,如果公司杂誌能够达到5万份,我给大家发三薪。”
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香江不愧是一个快节奏、金钱至上的社会,刚才讲半天没有掌声,现在画一个大饼,就爆发出热烈掌声。
前世,《yes》创刊不久就深受青少年欢迎,发行量不断上升,最高峰时达到10万册,这么看来,这个饼画得也不大。
开完全员大会后,陈耀豪立即召集七位核心编辑举行內容策划会议。
会议室里,他亲自將精心准备的《yes》杂誌內容策划案分发给每位编辑。
“各位先仔细看看这份方案。”陈耀豪环视眾人,说道:“我对这本杂誌的要求很简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