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赛前的对抗(1/2)

老特拉福德媒体室的镁光灯如往常般刺眼。当杨暉推开玻璃门时,快门声与空调嗡鸣组成的声浪扑面而来。距离下一场比赛开始还有12小时。

“各位,发布会开始。”隨著新闻官敲击麦克风的轻响,三十余支录音笔同时亮起红光。

杨暉的目光扫过台下,《曼彻斯特晚报》记者安迪·米滕的標誌性金丝眼镜正在第一排反光。这位以尖锐提问闻名的老牌跟队记者,此刻正用钢笔轻点著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疑问。

安迪的开场白让现场响起几声轻笑,谁都听得出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但本场首发名单引发诸多討论——特別是米基·范德芬的缺席。除了官方公布的伤病因素,我们注意到米基·范德芬並未进入大名单,这是战术调整还是另有隱情?”

问题如手术刀般精准。杨暉调整著面前的话筒的角度——这让他想起球员时代摆放人墙时的谨慎——直到所有logo朝向摄像机才开口:“上周对阵纽卡的赛后面板数据各位都看过吧?”

他突然拋出的反问让现场一怔,“米基的表现是队內最好的球员之一,我们现在需要他,但医疗组监测到他肌肉疲劳係数连续两场超过閾值,这种情况下强行首发……”

他故意停顿半拍,目光扫过台下举著托特纳姆热刺队徽话筒的记者,“难道要等到球员在强强对话中拉伤退场,再让某些人写篇《曼联过度使用新星》的专题报导?”

台下响起零散的笑声,安迪的钢笔却悬停在纸面上。这个回答显然超出预期:既用数据回击质疑,又暗讽宿敌媒体对青训球员的苛责。当《伦敦標准晚报》记者准备追问时,杨暉已主动转向战略层面:“我知道你们更想知道如何限制凯恩和孙兴慜。”

他继续介绍道:“当英超歷史第二射手场均回撤触球8.7次,而他的搭档能以35公里时速斜插防线时……”

此时的杨暉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会让若昂的位置前移,不是为了拦截,而是用跑动去破坏热刺由守转攻的节奏——当然,具体细节等比赛时各位自己观察。”

这番虚实结合的回应引发一阵骚动,其中更让记者惊讶的是,杨暉首次在发布会上透露球队战术细节。路透社记者趁机拋出尖锐问题:“如果本场失利,曼联与前三的分差可能扩大到8分。您是否在轮换策略上过於冒险?”

“上赛季同一阶段,我们落后欧冠区12分。”杨暉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定,“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加年轻的球员,他们的跑动排在英超前列,、衝刺次数同样如此,更別说关键传球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0%——这些进步难道是靠一套阵容死磕到底出来的?”

他忽然指向后排的《442》杂誌记者,“如果没记错,贵刊上周刚做过《五大联赛伤病潮》封面故事吧?”

当眾人还在消化这番防守反击时,新闻官已举起倒计时牌。杨暉顺势起身整理西装:“最后给各位爆个料。”他故作神秘地压低嗓音,“这场比赛的胜利我们要定了!”

鬨笑声中,他走向出口的脚步突然停住。“对了安迪,”转头时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你们专栏上次说曼联战术缺乏现代性,最终会丟掉欧冠资格——那记得赛季末再来看我们的排名,看它究竟会在你们预测的哪个位置!”

留下这句充满火药味的结语,他推开门的瞬间,走廊灌入的风掀起一桌提问稿,如同漫天飞舞的战书。

......

托特纳姆热刺训练基地的战术分析室內,安东尼奥·孔蒂將马克笔敲得咚咚作响。

投影幕布上定格著曼联新防线组合——林德洛夫、卢克·肖、迪奥曼德的三中卫体系,在义大利人眼中宛如未乾的水泥,正散发著诱人的可塑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